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展会报道  园林新闻  景观动态  企业渠道  标准规范  人物访谈  教育动态  工程动态 

河南省南召县:扎根基层 无怨无悔

   日期:2014-07-06     来源:南召县云阳镇农业服务中心    作者:孙广朝    浏览:54    评论:0    
核心提示:孙广朝同志,1959年11月生,中共党员,农艺师。1981年7月毕业于南阳农校农学专业,1991年继续深造于信阳师院,取得专科学历。自81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留山、太山庙、云阳三乡镇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历任农技站站长、农业中心主任等职务。   为农服务,

    孙广朝同志,195911月生,中共党员,农艺师。19817月毕业于南阳农校农学专业,1991年继续深造于信阳师院,取得专科学历。自81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留山、太山庙、云阳三乡镇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历任农技站站长、农业中心主任等职务。  

    为农服务,三十年俯首甘为牛  

    孙广朝同志是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二届大学生。当时,由于文革十年动乱,国家人才匮乏且青黄不接,各个行业都急需人才。他曾有过三次改行高升的机遇,1981年刚毕业,组织上要他转行留在县直工作,他说,我选择学农,是因为我热爱农业,就毅然踏上了到乡镇基层为农服务的征程,要将学到的知识服务于家乡父老乡亲;1983年组织上想调他到县农技中心工作,他说工作刚有起色,以后再说吧;1996年组织上找他谈话,要将他调往科技局,也被他婉言谢绝。他说:“在基层干习惯了,也有感情了,不动吧。”就这样,面对同学们的先后转行和升迁,他却岿然不动,立志于扎根基层从事他的老本行---农技推广工作,这一干就是三十年。三十年来,他致力于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全县粮食生产由不足到自给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良种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发展有机农业、沼气工程建设、试验示范研究、技术培训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找到了适合农村、农民特点的农业技术推广途径,赢得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1998年冬,政府搞农田基本建设改造,由于长期劳作,三十天不下火线,他累倒了,住进了医院,当领导和同志们看望时,他不谈病情,却带着深深的愧疚说:“我这身体真是不争气,没有坚持到完工”。在场的村干部和群众深情的称赞道:“你呀,真是农业战线上的老黄牛啊!”  

    不用扬鞭自奋蹄,争当行业排头兵  

    三十年来,孙广朝在工作中始终做到“三个一样、三颗心、两个坚持”,即:领导在不在一个样,领导带不带一个样,领导指挥不指挥一个样;对群众讲解技术做到细心、耐心、关心;坚持进村入户了解各村农情,坚持田间地头传授农业技术。多年来他围绕“两高一优”农业,大力推广良种普及、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食用菌生产等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成效显著,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口碑,各项工作位居全县前列。  

    他先后在留山镇、太山庙乡、云阳镇参与引进繁育玉米自交系10万多斤,繁育主要农作优质原(良)种50万斤,推广小麦、玉米、红薯、花生、水稻、大豆以及瓜类。蔬菜为主的原(良)种900万斤,良种覆盖率逐年提高到现在的98%以上,良种增产作用在25%以上,年新增产值600万元以上,居全县首位,提纯复壮的云阳椒获省优质农产品金杯奖。  

    在推广配方施肥中,早期他号召农民科学施肥,按叶龄指标施肥,逐步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200多万亩次,最大限度的提高肥料利用率,每年增收300万元以上。推广微肥、激素等应用技术120万亩次,增产11.0-18.2%结合农时季节向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病虫害测报信息500次以上,把病虫危害降到最低限度。  

    同时,他广泛号召农民推广合理密植技术、五大粮油作物模式化栽培技术,直接经济效益年增500万元以上;推广水稻、红薯、蔬菜为主的科学育苗技术25项。在全县率先推广日光温室保护地栽培技术,特别是近几年来在云阳镇发展瓜类、蔬菜、花生等保护地栽培面积累计20多万亩,高效日光温室、大棚2000多座。推广农产品的科学贮藏加工技术,引导农民创办省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一家,年净利润500万元。  

    他还引导农民发展辛夷为主的中药材和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生产,在农民致富奔小康路上当好引路人。重点推广有机辛夷栽培技术,科学种植,壮大规模,每年达到6万亩,提高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食用菌生产发展到现在的250万袋(节),仅云阳镇东、西花园两个村就达到了总量的80%,部分农户达15万袋以上,仅此一项全镇可增加收入100万元以上。  

    在搞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几年来他还参与全国农村土壤污染源普查、种植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科技人员联村活动,承担县以上重点示范和试验研究58项。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沼气建设中指导云阳共建设沼气4300座(户),集中供气8座,指导农民发展秸秆、人畜粪便综合利用,显著地改变了农村卫生面貌。  

    三十载为农服务路,科普工作打先锋  

    多年来孙广朝通过搞好技术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素质。他结合农时季节,通过以会代训、现场会、报告会等形式,培训农民5万人次以上。在乡镇广播站、电视台,他主讲技术讲座100多次,发放技术资料数万份,直接把农业技术专业化、理论化、系统化传授给农民,为农民答疑解惑,提供技术咨询,较好地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加农业科技含量。共组织、申报、晋升各类农民技术职称200余人,培训农广校、农函大学员350多人,居全县第一。  

    为做好示范带动、典型引路,他有目的的先后引进新品种、新技术36项,进行试验、示范,用事实说话,推广农业技术做到树立样板、打造精品,多年来共培育样板120个。他还深入一线,3年在留山镇、太山庙乡搞农业技术承包2500亩,通过农业技术承包,使当地农民切实掌握了农业技术,产量提高10%20%  

    同时,他指导发展民间科技组织,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网络。几年来,共发展专业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35家,科技示范户98户,产业基地7家,经纪人150人,形成网络,采用技物结合、配套服务、跟踪问效的方法,重点推广专项技术数十项。  

    多年来,他做到调查研究、超前服务,掌握第一手资料,有事实、有分析、有建议,为领导做好参谋,先后撰写《云阳蔬菜发展前景》、《云阳花卉、苗木产业发展调查》、《膨胀辛夷产业做强特色农业经济调查》等有价值的调研报告13篇,技术推广建议160次以上。在《现代农业科技》、《安徽农学通报》等国家农业期刊上发表论文6篇,在市级农业杂志上发表文章10篇,参编《生态农业循环实用技术》等农业著作7项。  

    累累硕果荣誉,展现奋斗业绩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孙广朝同志在农技推广战线辛勤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各级主管领导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先后荣获河南省基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市农业工作先进个人、市土肥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表彰,连年来被评为县、乡级先进工作者。获南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县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南阳市学术奖一项。所撰写的论文获市科协、市科委、市人事局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省园艺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一项。面对荣誉,他不骄不躁:“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党的关怀,我受之有愧,我得更加努力工作报党恩,造福群众!”。  

    有人问他,退休以后干什么,他风趣的说:“回老家包荒山、包土地,还干老本行啊!”。这就是扎根基层、无怨无悔的孙广朝。  

 
标签: 三农人物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