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霞,女,1970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现任植保站站长、高级农艺师。她参加工作20年来,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植保测报工作。在服务“三农”上,她始终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农业,为推动农业事业的发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2009年,天津市宁河县被农业部列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启动后,她被聘为宁河县农业局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承担了苗庄镇柳庄村和东棘坨镇小顷淀村18户棉花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她的辛勤努力下,示范户平均亩产籽棉568斤,较全县棉花平均产量增加22%。
一、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作为一名基层科技指导员,她深知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按照科技入户项目工作的要求,结合自身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中她坚持做到“四勤”。一是脑勤,勤于动脑,不懂的知识向书本学、向网上学、向专家学、向农民学、向同事学;二是腿勤,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定期监测病虫害发生情况和农作物长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三是嘴勤,在工作中有不同的技术问题,及时向有经验的专家和农民请教,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四是手勤,每天认真做好工作笔记,消化吸收当天所学的业务知识。通过学习、实践,她在病虫防治、栽培技术等方面有了全方位的提高。特别是针对2010年,前期低温干旱、中期高温高湿等不良气候条件,她多次深入到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现场解答示范户提出的问题。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深入到村队开展大规模的技术培训,并且利用电视、网络、手机短信等方式,宣传普及病虫防治及高产栽培技术。在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她与其他技术干部一起编印了技术明白纸,及时发到示范户手中,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欢迎,使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以达到手把手,面对面传授知识,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目的,从而彻底解决科技成果最后“一道坎”的问题。
二、心系农民,全面提升示范户能力
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利用技术培训等形式,全方位地宣传农业科技入户的意义,提高科技示范户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及时到所联系的科技示范户家中开展摸底调查。在棉花生产关键时期,她经常骑着自行车深入田间地头,及时指导示范户搞好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为及时指导示范户搞好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她通过发放自己的手机号码,单位办公室电话,手机技术短信、病虫简报等形式,与科技示范户建立了经常性联系。并指导科技示范户进行规范化生产,使科技示范户掌握田间生产关键技术,给示范户咨询良种、化肥、农药等,让示范户得到实惠,激发了示范户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示范户不仅自己应用农业新技术,而且帮助左邻右舍解答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真正成为当地农业科技的示范者和带动者。
三、组装科技,为示范户全方位服务
为及时将科技入户工程主推的五项核心技术落到实处,她在积极参加县里组织的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员培训的同时,主动到所负责村进行棉花抗病品种选用及测土配方施肥、系统化控等技术培训,平均每个科技示范户技术培训在6次以上,累计培训120余人次。她主推的五项核心技术,一是选用高产、抗病棉花品种。苗庄镇柳庄村棉田过去属于棉花枯黄萎病重发区,通过推广冀棉958和中植棉2号两个高产、抗病的棉花品种,该村示范户棉花枯萎病病情指数小于10,黄萎病病情指数比非示范户棉田下降70%,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二是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苗庄镇柳庄村和东棘坨镇小顷淀村农田经测土化验属于丰钾区,为示范户制定了氮、磷、钾20:18:7比例配方的配方肥,使示范户科学用肥,合理用肥;三是实施了全程系统化控技术;四是推广了节水栽培技术—溜沟水种植技术;五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凡是示范户在生产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她都尽心尽力,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她都不怕苦,不怕累,不耻下问,全方位为示范户做好服务。
四、无私奉献,甘愿付出
她自从承担18户示范户的技术指导以来,每周都坚持下乡4—5次,甚至牺牲周六和周日休息的时间深入村队和田间地头,对示范户加强田间技术指导,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认真履行一名技术指导员的义务,对自己承包的科技示范户用心指导。一次,她看到苗庄镇柳庄村一示范户棉花早衰严重,就立即找到该村民,向他讲解棉花早衰发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两年来,她所承包的示范户的棉花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主推技术入户率达到100%,累计年下乡指导120次以上。
自承担科技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以来,她虽然工作很累,但毫无怨言,把农民丰收的喜悦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把为农民服务,为农业做贡献做为毕生的追求,从一点一滴做起,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在工作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做一个优秀的科技指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