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郧县城关镇农技站站长——田正林同志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工作达24年之久,他热爱“三农”、业务精湛;廉洁自律、乐于奉献;科技创新、率先垂范。在郧县的农业产业化建设中,利用自己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服务“三农”的炙热情怀,不仅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积极进取,足迹遍及所辖乡镇的沟沟坎坎开展技术服务,而且在工作之余,通过土地流转,发展了100余亩无公害蔬菜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签订种植收购合同,建立长期合作,实行订单农业生产,此举不仅影响力大、带动性强,而且为郧县的农业产业化建设树立了一面旗帜。为加快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促进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建板块基地 促产业发展
蔬菜产业是郧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国家的菜篮子工程。但是多年来郧县的蔬菜种植都是农户各自为阵,自然发展,由于没有形成统一的产业规模,使蔬菜种植效益不明显,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化发展,减缓了农民脱贫致富进程。为促建以蔬菜为原料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壮大,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2007年县委、县政府引进了“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这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落户于郧县谭家湾工业园区。这个年产能力5万吨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为加快郧县蔬菜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成为郧县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桥梁和支撑;郧县政府借些机遇,根据自然气候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决定把城关镇作为第一批发展蔬菜产业的试点乡镇,实行土地流转,扩大蔬菜生产基地,建立以辣椒为主要品种的蔬菜产业示范样板,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辟蔬菜基地打下基础,再掀蔬菜生产的新一轮高潮。田正林同志作为城关镇农业中心负责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贯彻落实全县“一区两带”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及时引导农民调整产业思路,协助城关镇近郊村和适宜无公害蔬菜种植的贫困村发展好蔬菜生产,在城关镇政府和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将镇政府租赁的120亩好田好地承包下来,作为种植辣椒高标准示范板块基地,同时在安阳镇建立了千亩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成为郧县第一个集中连片蔬菜生产示范开发样板和南水北调水源区蔬菜基地淹没后产业转移的成功典范;同时引导辖区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化、标准化种植。使农民从注重传统粮食生产的单一生产模式转变到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观念上来,在他的带动和引导下,城关镇已发展蔬菜基地3600亩,辐射带动了全县8个乡镇110个村进行大面积种植,现已发展基地面积2万余亩,为蔬菜产业导入良性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科学种植 创高产增收
辣椒种植是一项技术含量高,劳动密集型的工作,特别是土壤质地的差异,使整块基地作物生长一致性更加难以掌控,针对一些技术难题,他通过深入考察分析,结合基地土壤和气候特性,专门制定了《辣椒生产管理操作规程》,把科学种田每一个管理操作细化到种植环节上,在生产管理上,统一实行深耕细作、深沟起垄、配方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有效的管理措施和标准化种植为辣椒的正常生长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2009年基地种植米黄椒,平均单产2100斤,堰河村种植辣椒70亩,平均单产2400斤,其中0.84亩最高单产达到了2900斤,基地共收获辣椒137吨,总收入27.4万元,亩平均单季收入2283元。2010年种植品种为二斤条,亩平均单产3500斤左右,比去年亩平2300斤增收1200斤,增幅为33%。从而使农户亩均年收入达到了5000元左右(是传统种植粮食的3倍),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带动了广大农民走无公害蔬菜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生产致富之路。
田正林同志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创一流工作业绩,促农业科学发展”的目标意识,认真贯彻执行“目标安全、强化机制、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新植保方针,按照“早发现、早预警、早防治”的原则,大力推广综合防控技术和精准施药技术,积极推进机防专业化服务和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保护生态环境。2009年,在水稻病虫害高发期,他采取对“稻飞虱”实行“压三控四”、“稻纵卷叶螟”压一控二的办法,封杀迁入成虫与防治幼虫相结合,统一“机防”水稻面积达3500亩,普防面积100%,使病虫危害率控制在2%以下;编写印发病虫害预防及防治技术资料5000余份,入户率达到95%以上。由于防治措施得力,使全镇粮食增产60多万斤,增收40余万元。
同年,郧县柑桔基地大面积遭受“大实蝇”的袭击,面对日益蔓延的柑桔大实蝇,田正林同志积极实行“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探索“灭果内幼虫”的方法,采取3%红糖液加1000倍液的敌百虫树冠点喷雾及冠内挂錛诱杀成虫的方法,防治面积5000余亩,防治率达95%;从而使柑桔产量喜获丰收。同时进行了对杂交小麦“绵杂168”的试验示范,得到了省农业厅的高度关注和认可;在配方施肥的重点技术推广上,对“小米椒3414”、“玉米3414”和柑桔“325”的配方施肥试验,获得了极大成功,得到了市县农业部门的高度赞扬。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田正林同志热爱“三农”事业、廉洁自律,刻苦钻研、乐于奉献的精神受到了农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广泛好评,被政府及农业部门多次评为“先进工作者”、“科技兴农标兵”、“农业产业开发之星”等荣誉称号。
三、依托龙头企业 实现互惠双赢
在田正林的带动下,经过两年的发展,郧县蔬菜产业发展成效显著,规模化生产经济效益有目共睹。为了有效的解决了农民种植过程中存在的一怕没技术难、二怕销售难的后顾之忧,以田正林为首的一大批蔬菜种植专业户以及乡镇村组与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十堰渝川食品有限公司签订了种植收购合同,按照“企业+基地(协会)+农户”这一经营模式,实施订单农业生产,保护价收购。从而维护了农民利益,并使其达到最大化。两年来,累计为企业提供了5万余吨的优质蔬菜原料,仅此一项为农民增收1.5亿余元;田正林一家销售辣椒原料200余吨,收入达到60余万元。不仅自己步入了小康之家的行列,带动了周边乡镇农民发展蔬菜种植,走上了富裕之路;同时促进了企业健康发展。为促进和实现农业产业化建设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实现了农企互惠双赢。
四、心系三农发展 服务三农建设
作为农村科技工作人员,田正林同志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心系三农发展,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了24个春秋。他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技能,编制和撰写各种技术资料和种植技术规程,在《耕作与栽培》和《农家之友》等刊物上发表了《碳酸氢铵施用深度不同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三叶茶施用氮磷钾肥效应》、《不同密度施肥量对马铃薯产量效应分析》和《小米椒施N、P、K效应分析》等论著文章;经常翻山越岭深入基地和农户进行技术指导,传授科学种植技术要领,进行土壤性能分析,如何实施苗期管理、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使大部分农民都学到了一手过硬的种植技术。每到一个地方,农民朋友都高兴地说:我们的 田 老师回来了,还怕啥!由此可见,田正林同志已经与农民朋友们打成了一片、融为了一体,深受农民群众拥护和好评。他对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对事业的向往和追求正是他迈向成功的金钥匙,他精湛的业务水平和自己带头示范建基地的创业精神为依靠土地为生的广大农民朋友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光明,为郧县的农业产业化建设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