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能生于1964年,今年45岁,但是性格开朗的他看上去只不过是30多岁,高中毕业后他曾在过供销社当临时工,当过代课教师。由于他在群众中说话有威信,2000年被群众选为村民委支书,上任后他不辜负群众对他的重托,他想:靠山吃山,为什么我们就不会利用我们山区广阔的土地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呢?李崇能时刻都在想如何利用本村的自然资源优势(土地广阔)带领群众致富,于是他带领群众种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在他的引导下,平山群众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时刻想着群众、关心群众,为群众思发展、摘穷帽、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是山区里农民致富的领路人。由于工作踏实,成绩突出,李崇能曾多次受到上级政府表彰,2008年被广南县县委、县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村官。
用行动改变了山区生存环境。平山村民委是莲城镇名副其实的山区,与它真实的名字相反,平山并不平,出门三步就是旮旯的山坡和常年缺水的山区,不要说农田灌溉用水,就是人畜饮用水都很困难,面对这样恶劣的生存环境,李崇能暗想,如何改变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呢?于是他与村两委班子进行协商,并找到上级有关部门帮出主义、想办法,极积向上级争取资金,组织群众修建进村路、搞坡改梯、挖小水窑、建沼气池等,8年来他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0多万元,组织村民修建进村公路35条,建坡改梯地1000多亩,挖小水窑1270口,建沼气池1690口,在他艰辛的努力下,到2008年底平山村民委25个自然村全部已通沙石路和通电,已实现村村通,通路率和通电率达到100%。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他用实际行动改变了平山山区人民的生存环境。
学科技、用科技带领村民致富。李崇能是一个相信科学,热爱科技的人,他多次参加过县农业局、县科技局举办的农业科技培训,由于他勤奋好学,通过参加培训,他掌握了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栽培技术,并将学到的科学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不论是新品种或是新技术,他首先都在自家的田地里进行试种,获得成功后才向村民们推广,例如平山村民委的土地广阔,但群众思想观念落后,一直种植老品种,产量不高,经济效益低,他首先引进杂交玉米和杂交稻在自家田地里进行试种,成功后说服村民种植,并向村民们讲解种植杂交玉米和杂交水稻的好处,并向村民们无偿传授新的栽培技术,为了让群众更多的掌握科学栽培技术,他跑遍了平山的25个村寨,白天忙于村里的事和自家的农活,晚上召集村民进行科技培训,只要群众遇到技术上的难题,都会找到他请教,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群众。李崇能在想平山有那么好的自然资源优势(土地广阔),单种植水稻、玉米粮食作物只能解决群众的温饱,但是山区里群众的经济收入低问题仍然不能解决,于是他通过到外面的市场考察并根据本村的土地和气候特点,瞄准了烤烟产业,他认为烤烟是一项富民的好政策,于是他带领群众种植烤烟、蔬菜等经济作物,他既要带着群众干,又要干给群众看,2001他瞄准发展烤烟产业的优势后,自家种上了4亩烤烟,并发动村里的党员一起带头种植烤烟。到2008年他自家种植烤烟达到8.5亩、蔬菜2.8亩,单烤烟就有1.6万元的纯收入。在他的带领下,到2008平山村民委种植杂交玉米4100多亩、烤烟4800多亩、蔬菜2000多亩,全村经济总收入达1978.00万元,人均纯收入达到236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为主(主要是烤烟)。使村民们迈上了致富路。
如今,平山村在共产党员、党支部书记李崇能的带领下,农业产业化步伐正在加快,基础实施建设得到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正在改变,群众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但是村民们不会忘记,他们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好书记——李崇能,李崇能——一心为民的共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山区里农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