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在校椅镇榃乔村的畲地上建起了一个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场,这就是该村创业女能手覃爱杰一手创办起来的奶牛养殖场。该场占地150亩,已投入资金400多万元。吸纳养殖户30多户,存栏奶牛300多头。覃爱杰因此成为富甲一方,远近闻名的奶牛养殖业女能手。
背井离乡 追逐梦想
覃爱杰于1990年嫁给了榃乔村青年刘和辉。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崛起的广东让许多人认为那是个遍地黄金的地方,到广东务工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覃爱杰也有梦想,那就是去广东务工淘淘金。1998年底,覃爱杰经过访亲问友得知,在广东租地种菜比较容易赚钱。她就通过已经在广东租地种菜的亲戚帮她租到了几亩地,带着筹措来的几千块钱,与丈夫含泪惜别年幼的女儿与老人,背井离乡,朝着向往已久的地方———广州追逐梦想去了。
艰苦创业 接近梦想
到了广东后,覃爱杰就在自己租来的几亩地上开始打拼,老公则帮一位老乡开货车。她每天起早摸黑地劳作,但由于缺乏种菜经验,种出来的菜没别人的好,价钱自然也没有别人的高。于是,她虚心地向当地的菜农学习,向农药店的农技师请教,终于掌握一定的技术,但辛辛苦苦一年下来,收入还是非常低。晚上,覃爱杰坐在用石棉瓦搭盖起来的工棚里,面对着煤油灯,想起远在家乡的女儿及亲人,泪水无声滑落……一刹那,她有了退却的念头。第二天,丈夫休息回家,说时下种玉米没有种菜那么辛苦,而且市场前景也很广阔,价格不错,丈夫带来的消息打消了她退缩的念头。于是,她改种上甜玉米,收成后,价格还不错,但是让她发愁的是玉米秆,这么多的玉米秆怎么处理呢?没想到第二天就有人来说要收购玉米秆,她爽快地答应了。在闲聊中才得知附近有奶牛场,而玉米秆是奶牛最好的饲料。慢慢地她思量着:自己爱人会开车,每天拉玉米秆给 奶牛场应该会比种地好啊,和爱人一商量,谨慎的老公回答说:“还是先到奶牛场了解情况再作决定吧”,没想到奶牛场老板听说他们的来意后,也很爽快地答应与他们长期合作,但是,如果要做专门帮奶牛场拉玉米秆生意,单靠这一家还不足100头奶牛的养殖场是不够的,于是,夫妻当天共跑了几家奶牛场,看到他们的诚意,每家的老板都答应与他们长期合作。看到如此顺利,夫妻俩决定拼一拼。他们把地转租给别人,筹钱买了部二手农用车,还向朋友借了钱作为周转资金,为节省工钱,夫妻俩自己砍运玉米秆自己装车,慢慢地生意正常运作了。经过三年的风里来雨里去地奔波,他们手头终于有了些积蓄。为把生意做大,他们又添置2辆货车,请了十几个工人,由于他们的货源和销路都很好,而且讲信用,到2005年,他们拥有了4辆大货车专运玉米秆。2006年,由于货源过剩,玉米秆价格大幅滑落,经过市场调查,覃爱杰发现2007年种植甜玉米面积比去年少了很多,她就大胆地定购了大片大片的玉米秆,当年由于种植玉米少玉米价格猛增,这一年,他们靠自己的胆量和才识,赚到了不少钱。当地的奶牛场都是以合作的方式经营,夫妻俩就利用赚到的钱在奶牛场租了十头牛,开始涉足养奶牛,初试牛刀,令她没想到的是养奶牛每月的利润高达1000元,这使她对养奶牛有了兴趣。
华丽转身 梦想成真
2007年,有位老板因年老要转让他饲养的60多头奶牛,对养奶牛有了兴趣的覃爱杰毫不犹豫地接手了这单生意,她开始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奶牛场。之后,她认真学习研究科学养奶牛知识,为了解奶牛的生活习性,掌握第一手资料,她经常晚上钻书堆,白天钻牛棚。她把奶牛逐头编号,每天在牛棚里观察,总结出一套奶牛饲养方法。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她已经能够熟练地诊断出奶牛的各种常见病,并自己配药、打针,为病牛进行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奶牛场经营得很顺利。奶牛场运转正常,近两年,她常抽空回家看望女儿及家人了,令她没想到的是家乡也种有6万多亩甜玉米,还被称为甜玉米之乡,她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乡亲们也象当年的她一样对玉米秆的处理发愁,她想,家乡有这么丰富玉米秆,我应该带动家乡人民利用玉米秆养奶牛走上致富路? 说干就干,夫妻俩决定回家乡建一个能吸纳400户养殖户,能养2000头奶牛的养殖场,以合作社的方式经营,带富一方村民。2009年7月份,覃爱杰开始回乡筹建工作,经过多方努力,通过租地和换地方式在榃乔村找到了150多亩地,2010年2月份动工兴建,建成了9000㎡牛栏和580㎡办公楼及精料仓库,还建有500多㎡的养殖户住房。另外又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第二栋牛棚和排污处理工程。目前,该养殖场共有500个租位,以每年150元的租金租给养殖户,她负责技术指导和鲜奶的销售。
回报社会 放飞梦想
覃爱杰由养殖奶牛到建立自己的奶牛养殖场,一步步地走来,辛勤的汗水终换来丰硕的成果,个人的收入非常很观。致富后的覃爱杰常说,我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能有今天,靠的是党的惠民政策以及各级领导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因此,她知恩图报,回家乡看到村中还没有硬化路,覃爱杰同丈夫一道,回乡发动群众捐资捐款,投工投劳,建成了3公里长的硬化村道,在捐款活动中,她也是第一个主动捐资6000元。同时积极为本村及周边镇村的奶牛养殖户献计献策,无私援助,时时处处展现出一个勤劳致富者的高尚品格。她的善举,得到了村民的赞扬,同时,她回报社会,放飞心中的梦想,也收获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