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春3月,农村的春耕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然而,据调查,湘乡市月山镇地处偏远山区的褒忠山下连片的良田,因严重缺水面临季节性抛荒。月山镇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消息后,引起了高度重视,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议认真研究对策,出台了“三禁一扩”等政策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整改方案,迅速发动狠抓粮食生产。
受政府安排,该镇农技站站长李永强,负责联系到月山镇洞竹村开展农业生产办点。他自2009年任站长以来,一直以身作则,工作认真扎实,从不推责含糊。此次肩负的任务他深知非比寻常,一方面工作复杂而艰巨,另一方面责任重大且意义深远。于是接到通知的第二天,他就打点好行装,入住到洞竹村为月山镇水田不抛荒而日夜奔波起来。
洞竹村地处褒忠山北麓,拥有1100名村民、800亩水田,地处山区,大多是梯田,耕地浇灌能力十分脆弱;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日益增多,占到总劳动力的80%以上。鉴于诸多不利因素,前几年累计因干旱、抛荒造成当地农民收粮严重减少,更有甚者出现口粮透支。如再不采取果断过硬的措施,那么必将是抛荒变成定局。经过多方论证,各级干部一致决定加大投入进行彻底改造。李永强同志主动与每个村民组长取得沟通联系,并带领组长沿家沿户讲政策、做工作,并做好摸底统计。通过走村入户一一核实,亟待解决困难的也只有20多亩地,于是他咬紧牙关,毅然做出了承包起这20多亩地的决定;为了打消村民的重重疑虑,他对每一个农民承诺:“如果这几十亩抛荒了,我这个农技站站长也不想当了,只能负荆请罪了”。
3月15日,李永强在镇政府的支持下,揣着三万多元购回了一台犁田机,和2000片抛秧盘;在外村请了10个劳动力,亲自带队硬是将二十亩“天水田”全部翻耕、整理好,接下来从站里运来一批优质种子免费发给农户,让这片几近抛荒的“天水田”重新披上了水稻绿装。
5月初,市政府粮食生产工作督查组来到月山镇,走进洞竹村,看到了褒忠山下是格外青翠,禾苗长势旺盛,丰收在望,大家赞不绝口。站在田间的一位老人主动走过来向领导打招呼,说:“李站长今年带头翻耕“天水田”,我们村今年起码要增加10万斤稻谷,多亏他了!”据李永强反映,该村今年早、晚稻粮食总产量达700多吨,平均每亩收获稻谷近2000斤,粮食收入达到180万多元。他用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胆识和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为政府递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