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毅,男,汉族,1971年12月出生,本科文化程度,农学学士,现为湖北省枣阳市特产技术服务中心经作科科长、高级农艺师。
2009年9月,枣阳市启动“科技入户工程”,段毅被选为优质桃科技入户指导员,承担该市新市镇李楼村10户桃科技示范户的入户指导任务。
2011年,为了及时编写出一套简洁实用的培训指导教材,他加班加点找资料、对笔记、查档案,常常熬到深夜两三点,一字字、一句句、一段段,结合枣阳实际,在短短的一个星期里,硬是把桃无公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由行业标准修改成简单明了、易于操作的“地方标准”。
作为一个从事全市25万亩水果技术服务指导的事业单位的业务科负责人,段毅的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不但要在各个生产关键环节经常性下乡办现场、搞指导,还要切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全市新园开发和品种改造整体规划,同时又隔三差五地上武汉、跑襄樊,到农业、农发、计划、科技等部门报项目、要资金,寻求上级部门对枣阳特产业的支持。因此,他很少有时间在办公室闲着。就是这样,他仍自愿担当枣阳市15个优质桃科技技入户培训班的牵头人,并承担了对其他14位入户指导员的培训任务。
由于工作忙,在正常上班时间他很难找到机会到培训村去入户指导、讲课,于是他把别人休息的周六、周日和其它节假日时间当成培训指导时间。2011,他累计入户指导、讲课90余次,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星期天或节假日,很少是在正常上班时间。每次培训、指导他都去得很早,没到约定上课时间,他就向来得早的示范户了解情况,让他们说要求、提建议、讲想法,然后在培训指导中加以改进,这样一来,他的讲课越来越适合示范户的胃口,示范户们也越来越喜欢听。有一次,他提前通知李楼村星期天进行培训,村主任及时通知了每个示范户,有一个叫李建国的示范户听说指导员段毅要来讲桃技术,本来打算要送一个重要礼的他,宁愿叫亲戚们埋怨,也要听完课后才急急忙忙赶到亲戚家送礼。当村主任向段毅讲出这件事时,他非常感动,觉得自己的辛苦很值得,没白费。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把培训指导继续办好办扎实的信心和决心。如今,来听他讲课的不光是10个示范户,还有该村许多示范户辐射的种桃果农,每次上课人数都在100人以上。而且每个示范户都掌握了三项以上实用技术,诸如如何优化桃树品种结构,哪些桃品种适销对路,哪些桃品种需要更新;桃树修剪有哪些技术要求,为何不能将桃树剪成“小平头”;桃无公害生产要注意哪些事项,为什么甲胺磷等剧毒农药不能在桃树上施用等等,只要一问起来,示范户们都如数家珍,讲得有理有据。
在实实在在搞好培训指导的同时,段毅还尽力为示范户办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实。一年来,他找关系、说好话,先后为示范户、辐射户在市农技中心土肥站争取到183份土样的肥力免费检测。在检测中,他实地为示范户、辐射户讲解取样方法,并想法把总重几百公斤的土样一个一个送到100里外的土肥站检测中心。检测结果出来后,他又及时把检测报告单送到示范户、辐射户手中,一份一份地讲解说明,告诉他们今后施肥要注意的事项,哪样肥要多施用,哪样肥要少施用。在示范户、辐射户的要求下,他甚至还花掉难得的15天春节假期中的5天,为每份土样测算出科学的施肥配比。示范户们根据配比施肥后,普遍反映花钱少了,而桃子长得比往年还要好。2011年,示范户、辐射户的桃产量比2009年要高600斤以上,达到4000斤,亩平收入4000元,增收600元以上。辛勤的培训指导换来了示范户桃园的累累硕果。2011年,段毅指导的李楼村桃园都按适销对路的品种进行了大面积地开发和更新,种植品种由原来的五花八门、遍地开花的20余个基本上统一到“一村一品”——北京26,总面积达到2500余亩,占该村耕地面积80%以上。形成了桃树种植的良种化、规模化。加上无公害生产技术的普及应用,桃子质量和档次都上了一个台阶。2011年,虽在遭受多年难遇的3、4、5月连续百余天的久旱无雨自然灾害袭击,桃树落花严重,产量下降几近三成,但各示范户及辐射户在段毅的科学指导下,所种的桃子果形端正、着色均匀、果大整齐,品质大幅提升,卖价普遍提高,示范户桃卖价比2010年每斤要高0.5-0.8元左右,桃子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反而有所增加,亩平收入达到4000元左右。
对桃科技示范户、辐射户的后续技术培训指导,段毅的心中早有打算:通过第一轮的培训指导,示范户对优质桃的生产技术已通学了一遍,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加强的实践指导,也将课堂从教室搬到桃园里,把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在巩固示范户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了示范户实际操作水平,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后续培训的重点则是解决桃实际生产中的突发技术难题,搞好培训村桃园无公害产地认定、桃无公害产品的认证,提升培训村桃生产档次,同时搞好桃销售市场的开拓和桃产业化发展的引导,将示范户全培养成科技种桃专业户,将李楼村发展成湖北种桃第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