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植保植检站副站长李志强,十几年来,工作踏实、不怕苦不怕累、兢兢业业为嵩县植保事业踏遍全县乡乡村村。时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辛劳和汗水实践着一个农业人的辛勤和职责,并以先锋模范行为感染、影响、带动着周围的同志。
一、扎根农业、无私奉献
参加工作以来,勤勤恳恳却从无索取,辛辛苦苦却毫无怨言,一直扎根农业,无私奉献。常年累月下乡到田间地头,致力于农业技术推广和植保植检工作;不断开展农业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技术;积极开各种农业知识培训,把科学技术送到行家万户;大力维护农资市场的良好秩序,为农业安全生产保驾护。
十几年来的植保工作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勤勤恳恳的付出,没有可歌可颂的业绩,只有群众的一片赞扬。就是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凭着对植保事业的执着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常年奔波于嵩县的田野间,深入群众家中,服务于农民,为我县农业安全生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以农业技术推广为已任,搞好本职工作。
所在单位的首要工作是农作物病虫测报,每星期的星期二、星期四二天系统性调查病虫情况从不间断,坚持每半月全县病虫害普查一次,关键时期重点普查,科学的布点,系统的观察,正确的分析,每年发布病虫情报20多期,十几年来从没有因病虫测报不力,为全县农业生产造成大的损失,及时正确地为领导指导大面积防治当好了参谋。测报工作又累又苦,而且出不了惊天动地的成绩,雨天一身泥,风天一身灰,好天晒得油黑油黑,但从不叫苦叫累,无怨不悔, 常说的一句话是:能给群众正确指导病虫防治,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问题,是我最大的快乐。
在防止危险性病虫害传播蔓延上,能以身作则,严格把好嵩县市场的种子苗木调入调出关,深入全面细致开展产地,市场、调运检疫,杜绝了危险性病虫害浸入我县,保护了农业生产。开展示范,带动全面。从田湖的万亩病虫示范基地到车村的5000亩夏苞菜,再到闫庄的千亩大葱,车村的中药材都有他得身影,近二年在全国科技入户工作中,负责了田湖万亩小麦开发方,九店万亩红著开发方,以及田湖凡店,九店东岭等重点村的示范工作,还与旧县河南村十户农民建立了长期指导关系。
当然,农业工作的伟大在于只有辛苦,没有掌声,但是十几年来出色的工作仍然受到各级业务部门的表扬,曾获得县优秀党员,县科技先进工作者,省、市、县、局先进工作者,特别是再夏粮生产中成绩突出。
三、科学研究,提高业务素质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为发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经常到外地学习农业知识,下乡村到农户学习群众的经验,并针对我县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危特点,年年建立科研课题,十几年来结合生产中实际问题,研究课题达12项,总结了经验,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工作至今,共发表各级论文25篇,共有10篇获得过省、市、县等不同等级的“农业科技成果奖”。
其中麦茎叶钾发生规律研究与防治应用;赤斑黑蝉综合治理;川区小麦主要病虫害防治模式研究;二十八星瓢虫综防技术研究与应用;洛阳市小麦吸浆虫大面积综合防治;洛阳市麦田杂草普查及防除技术;麦茎叶钾发生规律研究与防治应用嵩县陆浑内涝蝗区现状及综合治理对对策;嵩县陆浑内涝蝗区现状及综合治理对对策等课题的研究填补了省市在这方面的空白,给我县综合治理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四、热心开展科技培训,把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
只有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才能提高群众的收入,引导群众富裕走向小康。多年来利于一切机会开展农民培训,把自己学到的知积,千方百计地传授给广大农民,以提高农民防治素质为已任。
每年召开2-3次现场会,讲解季节性重大农业活动,如4月份,小麦上多种病虫混合发生,重叠发生,还时常拌随着干热风,倒伏等危害,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每年都要开现场讲解小麦一喷三防技术。利用田间地头指导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在农作物生长季节,每星期总会抽出2-3天时间,到田间地头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替群众排忧解难。发布病虫情报,传送病虫发生信息,及时指导防治,每年在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都要操写20多期病虫情报,下发到各乡村。利用全县召开电话会的机会,讲解重大病虫的危害与防治技术。充分利用电视台的传播功能每多次开展电视讲座。
近年来 ,举办了很多期短期农民培训班,把农业科技挨家挨户的给群众送去,耐心解释和说服群众,耐心解释技术细节。如2010年在田湖、大坪、何村、库区开办的21个为期七天培训班 ,每班50人。2011年上半年又在黄庄,木植街、闫庄办的19个为期五天培训班 ,每班50人。效果十分明显,结交了广大的农民朋友,向农民朋友传授、推广了大量的植保植检新技术,农民种粮效益普遍得到提高,使上级科研单位的优新特的科研成果得到了推广转化,由于工作业绩突出, 培训后基本天天有群众打电话询问病虫害方面的问题,都给予了热情的解答,深受群众好评。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一群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心系农村、服务农业、一心为民的农业科技人员人员去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撒播丰收的种子,让生命在“三农”中闪光,田野才孕育着希望! 李志强同志作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真正体现了“心系农业、乐于奉献”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示了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风采,谱写了一曲农业科技工作者的优秀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