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展会报道  园林新闻  景观动态  企业渠道  标准规范  人物访谈  教育动态  工程动态 

河南省永城市:倾心指导示范户  脚踏实地干工作

   日期:2014-07-06     来源: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局 刘明西    作者:河南省永城市农业局 刘明西    浏览:63    评论:0    
核心提示:张蔷新同志是永城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认识她的人无不认为她是一位有着男同志性格的人。在2011年度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她被聘为技术指导员,负责永城市刘河乡王集村10个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她深入农村、直接入户宣传中央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宣传科技入户

    张蔷新同志是永城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认识她的人无不认为她是一位有着男同志性格的人。在2011年度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中,她被聘为技术指导员,负责永城市刘河乡王集村10个示范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她深入农村、直接入户宣传中央有关支农惠农政策,宣传科技入户的意义,把各项工作做的扎实而卓有成效。她在刘河乡王集村示范建立的科技入户服务站,成为示范户和周围群众的技术咨询交流的农民科技之家,多次受到农业部、省市领导的赞扬,称科技服务站是科技入户的一个创新,并向全国推广。提起她,示范户无不翘起拇指:“张技术员的工作太认真了,这样的技术干部太少见了”。  

    在今年的农技体系建设项目中,张蔷新同志不仅参加与项目的实施,而且从制订方案、规划、落实,她都要亲自去做,当有些人坐在办公室翻阅报刊杂志的时候,她一定在项目区田间地头奔波,指导科学技术;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别人一家围在餐桌前边吃着边观看电视节目时,她才风尘仆仆赶在回家的路上。她曾说过,自己对家人付出的太少,不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但对自己喜爱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的事业,却问心无愧。她承担的每一个项目点都取得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赞扬。在2011年刘河乡王集村科技示范户王西朋种植3.8亩玉米亩产达到803.6公斤,创永城玉米产量新高。在每一个项目区,提到张蔷新同志,没有不翘起大拇指,张技术员真是太负责了,她真农民的贴心人。  

    张蔷新同志是一位能吃苦的人,在技术指导的关键时期,基本在夏季,天气酷热,为了给农民多服务、少麻烦,下乡时骑电动自行车,自带饮水和午餐(或自费在食堂吃),从没有在示范户家中吃过一次饭。按要求不仅指导农户玉米种植技术,对大豆、蔬菜等管理技术,对示范户及周围农民,有问就答,有难必解。有当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她就查资料,虚心请教专家,第二天再传授给群众。当地农民感动的说:党的政策就是好,工作人员也实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干部咱老姓一百个拥护,一百个欢迎。  

    张蔷新是一位对工作负责,又有耐心的人。按照农业部、省、市首席专家的主推玉米品种,为高密度品种郑单958、浚单20,要让示范户扔掉已认可但不稳产的大棒型品种,难度很大。为了推广高产稳产抗逆性好的浚单20、郑单958,她走村串户宣传,反复讲解这两个品种的特征、特性及增产潜力,直到示范户能够接受。玉米收获季节,看到指导的25户示范户平均产量在550公斤以上,她的心情无比的喜悦,自己的付出总算有了回报。丰收了,张蔷新同志的工作作风感动了示范户,他们过意不去,有的要送匾,有的打电话给局领导赞扬,有的要给她带点自家的农产品,都被她婉言谢绝了。张蔷新就是这样一个走到哪里都能成为农民知心人的技术指导员。  

   

 
标签: 三农人物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