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鑫,男,汉族,1972年5月生,农艺师。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商河县农业局玉皇庙区域站技术指导员。
1996年他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农学专业,1996年以来,一直在商河县农业局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该同志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党性观念强,思想觉悟高,工作认真负责,作风扎实,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一心为民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高的业务能力,工作成绩突出。工作以来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工作上精益求精,致力于农技推广工作,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调查和了解农业生产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及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技术管理意见,为领导当好参谋,为群众排忧解难。并通过田间地头座谈会、现场会、发放技术资料、明白纸、广播电视讲座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推广配套农业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使科学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不断促进商河现代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十多年来,他怀着对三农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坚持在生产第一线进行实验研究、技术培训和成果推广。他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在生产实践和试验研究中总结先进经验。他在小麦、玉米高产攻关研究上,制定出一整套适合我县小麦、玉米优质高产的技术操作规程,其科技成果分别获得市县科技奖励,为推动我县粮食产量稳步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保障了粮食安全。他制修订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30余项,产品基本覆盖了蔬菜、水产等特色农产品和大宗农产品。2007年8月他作为首位完成人制定济南市农业地方规范DB3701/T96-2007《无公害食品露地架冬瓜技术规程》。由于标准化技术的推广、无公害技术的普及推广,我县农业“三品”认证步伐明显加快。2008年我县新增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的数量是14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4个,新增绿色食品5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达到34个,基地面积4634公顷,绿色食品基地6个,面积3633公顷。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色品牌农产品得到快速发展,农产品营销模式不断创新。2005年之后,中央又提出了新的农业发展理念:“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各级政府更加重视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凸显,质量安全成为与数量安全并重的矛盾。各级政府以菜篮子产品为重点,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推动了特色品牌农产品的发展。2003年以来,他就在我县商南彩椒基地蹲点。帮助基地成立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健全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帮助公司建立核心示范基地,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标准化生产方式。从而实现了会员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市场共赢,风险共御。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以提升蔬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群众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实施严格的组织管理,积极开展“六统一”服务,即对合作社成员实行统一引进优良品种(种苗)、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田间档案管理、统一农资(化肥、农药、农膜等)供应、统一产品检验检测、统一品牌销售,使农产品生产全程有了质量安全保障。在经营机制上,他与公司探索出与农民采用股份合作经营的方式形成利益共同体,建立起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制约机制,即公司负责大棚建设、道路硬化等固定资产投入,农民投入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由公司统一供应,费用按五五承担;公司按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要求统一生产管理,按要求管理生产的农户与公司按五五比例进行收益分成。这样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民的投资风险,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确保公司能够按照农业标准化要求对生产实行有效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走出了一条“农业农场化、农民职工化、生产标准化、产品安全化”的新路子。作为我市特色品牌基地之一,商南彩椒特色品牌基地总面积2万亩,核心区1000亩、示范区8000亩、带动区1.1万亩。他在彩椒生产措施上,推广杀虫灯、黄蓝板、秸秆反应堆、沼气肥等新型农业生产综合防控新技术。建立起基地内悬挂杀虫灯,大棚内悬挂黄板,地下秸秆反应堆,大棚外建设沼气池,沼气供暖提高大棚温度,沼渣肥田生产无公害蔬菜的生态模式,既保护环境,又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效益,促进农业标准化生产的良性循环发展。使每亩大棚增产优质彩椒1000公斤,亩增效益3000多元。彩椒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中央电视台农科频道、山东卫视《乡村季风》、山东科技报、济南日报先后对彩椒基地进行了报道,朝鲜总理金英日和非洲马拉维考察团分别于 2009年3月17日 和2009年4月4日对彩椒基地进行了考察,对彩椒基地的建设给予了高度评价。考察结束后,金英日总理为基地留言:“祝山东商河彩椒生产基地为中国的特色农业做出更大贡献”。 他在基层技术推广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农产品也正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切入点,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点,繁荣农业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着力点。它符合市场发展的要求,符合农民的利益,符合城乡健康消费的呼声和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大力发展特色品牌农产品对于引领农业市场化进程、推进农业标准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搞好技术推广的同时,先后参与、主持完成了省市县科技开发项目10余项。“三十万亩冬瓜标准化高效栽培技术示范与开发”项目2008年6月获省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商河县28万亩小麦亩产千斤高产技术开发”和“人工卵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研究与防治”项目1999年12月分获市级科技一等奖、三等奖;“无公害大蒜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2004年10月获县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商河县28万亩小麦亩产千斤高产技术开发”项目2000年4月获县科技进步二等奖,“商河县夏玉米亩产750公斤高产攻关”项目1999年5月获县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8月作为首位完成人制定济南市农业地方规范DB3701/T96-2007《无公害食品露地架冬瓜技术规程》。2009年12月被评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优秀检查员;2008年3月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工作先进工作者;2009年12月被评为全省农产品质量认证与管理优秀检查员;2000年1月被评为市植保工作先进个人。2009年度局先进个人。2011年6月,参与实施的商河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荣获“2010年度济南市农业科技推广特别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