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展会报道  园林新闻  景观动态  企业渠道  标准规范  人物访谈  教育动态  工程动态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仙草”— 绽放在愚公故里的奇葩

   日期:2014-07-06     来源:河南省济源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作者:汪醒平    浏览:6    评论:0    
核心提示: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2月6日,注册资金100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500亩,成为中国最大冬凌草种植基地。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得不提的就是冬凌草种植基地创始人、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发起人、理事

    河南省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926日,注册资金100万元。截至目前,合作社基地面积已发展到3500亩,成为中国最大冬凌草种植基地。谈起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不得不提的就是冬凌草种植基地创始人、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发起人、理事长王占军。王占军是个农民,却不安分;别人种庄稼,他却种草;他很低调,却“鼓捣”出中国最大。  

一个人富不算富  

    王占军,愚公故里黄河岸边下冶镇坡池村一名普通的农民,他渴望富裕。他先后从事过养殖、种殖等产业,承包了本村100亩土地种植杏树、桃树,承包了300余亩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腰包渐渐地鼓起来的他,盖了新房,购了轿车。但他说,一个人富不算富。立足家乡实际,他牵头成立了坡池村金太阳杏种植协会,带领全村大力发展杏果产业,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郑州等地,经他申报的坡池罗洼金太阳杏被河南省省农业厅评为“河南名牌农产品”,他也多次被济源市委、市政府及当地镇政府授予“新农村建设致富能手”、“农业结构调整大户”、“新农村建设示范户”、“农业科技带头人”、“优秀农民经纪人”等荣誉称号,还被评为济源市第二批新农村实用技术拔尖人才。农民收入提高了,自己也名利双收,但他对此并未满足,他希望带领村民有更大的发展,他把目光投向了“希望之地”……  

“希望之地”大有希望  

    在王占军所在的坡池村有一片被称之为“济源市最好看的一片梯田”——罗洼2000亩梯田地。该梯田地是1989年由下冶镇全镇人民发扬愚公精神,在荒山荒坡、青石板上凿石围堰、运土回填的人造田地,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梯田造成后,土地成了农民的天。先是种植花椒树,随后又种植玉米等粮食作物,由于土层较薄,土壤贫瘠,收成欠佳,最终造成该梯田荒芜闲置。而王占军对这片土地并未灰心,感觉梯田地大有文章可做,仍然寄予厚望。他始终认为,只有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才能真正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推动新形势下农业又好又快发展,而此2000亩梯田地就可以实现规模种植、规模效益。  

    经过考察,他发现济源市的特产冬凌草对土壤条件要求较低,在王屋山区及基地周边满山遍野到处都是。同时,济源市冬凌草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市委、市政府已将冬凌草作为济源市的重点产业给予扶持发展。如果将此2000亩地全部种植上冬凌草后,规模种植一定会实现规模效益。于是他邀请了相关技术人员到该地进行了实地考察,经考察后发现此地非常适宜种植冬凌草。随即他向坡池村委提出了承包此2000亩土地的想法,但由于此地已有其余几家承包及村里计划发展其它产业等种种原因,土地一直未能得到落实。  

土地流转让他“好梦成真”  

    借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春风,沐农业结构调整的喜雨。2008年,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翻开了中国农业新的篇章,这一年改变了王占军的一生。济源市农经站土地流转政策宣讲团来到了坡池村,王占军,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民,知道了什么叫土地流转,知道了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土地集约经营,规模种植,也知道了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他人生的梦想。  

    会后,王占军立即向村支两委提出了承包2000亩梯田的愿望,坡池村两委迅速召开专题会议对他实施土地流转的想法进行了研究,在济源市农经站具体业务指导和下冶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08年底该村2000亩梯田成功实施了流转。土地流转到手后,王占军迅速投资100余万元进行了土地除杂、平整和深耕,于2009年初将2000亩梯田地全部定植上了冬凌草,并在工商部门成功注册“济源市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至此,我国最大的冬凌草规范化种植基地雏形初显。  

把“草”种成“产业”  

    开业初年的春夏之交,冬凌草基地即遭遇了多年不遇的持续干旱,给基地首年种植的冬凌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面对如此现状,王占军不等不靠,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开展生产自救。他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争分夺秒抗旱保苗。供水压力不足,他购置和租赁了四、五台水泵进行提灌;水源不足,他租赁了水车,到几里外高价购水灌溉;为加快进度,增加出苗率,他发动群众开来自家的三轮车,甚至肩挑背扛,实行轮流24小时灌溉……。通过种种措施,基地已逐渐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产值已达480万余元。同时,他不断增加基地的科技含量。他自2009年就开始与我国权威的植物科技机构合作,开发研制高效无毒的冬凌草专用除草剂,到2011年投入应用后,每亩冬凌草管理成本可降低200元左右。  

产业致富造福乡邻  

    在王占军的带动下,当地大学生村官牛文东及其他村民又流转了1500亩荒山进行发展种植冬凌草,并主动加入到他的合作社。目前他合作社的冬凌草基地面积已达3500亩。基地自建立以来,在土地平整、垒彻石堰、除杂耕地、苗木定植、除草灌溉、苗间管理、收割打包、装卸运输上,他充分利用当地坡池、陶山、前洼、南崖头、石槽等村的闲散劳动力,日最高用工达300余人,累计用工达3万余个,支付农民工资达105万余元。  

    下冶镇坡池村村民李云成,家有4口人,2008年底,李云成把20亩承包地流转给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进市区打工。打工期间左手受伤,失去劳动能力,经济条件十分困难。王占军知道情况后非常同情,安排李云成夫妇二人来合作社打工。现在李云成夫妻二人月收入达到1800元,家庭条件明显改观。  

    目前,以王屋山冬凌草专业合作社为示范,带动了下冶镇坡池、韩旺等村发展了冬凌草产业,增加了致富途径,提高了农民收入。同时,通过合作社作业机械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现化农业经营模式,让当地农民的思想观念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生着转变,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谈及下一步的发展,王占军说:“我们将在不断壮大种植面积、提高产量和品质的基础上,逐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冬凌草的附加值。下一步,合作社将生产加工具有消炎解毒、抗癌杀菌的冬凌茶系列产品。目前,“王屋仙草”牌冬凌茶系列产品已研发成功,并即将进入规模生产。相信有党和政府的各项惠民政策,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王屋仙草”冬凌茶系列产品将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必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王屋仙草”这枝奇葩,也必将绽放在中原大地,愚公故里。”  

 
标签: 三农人物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