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刘运泉,今年四十七岁,家住株洲县雷打石镇仙娥村,承包土地三十五亩。近年来,我开动脑筋,依靠科技,通过发展水稻规模化种植,由种植带动养殖,经济效益大增,全家年纯收入由2006年的1.2万元增加到去年的5万元,今年预计可达到7万元。2009年确定为科技示范户,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科学、用科学,当地把我誉为科技致富的榜样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附近的邻居都叫我“土农技师”。我富了,还能帮助别人致富,内心充满喜悦,有说不尽的心得体会。这里我主要谈两点。
一、 依靠科技方可致富
以前,在外面打工,家里靠种点田和我的工资来维持开支。经常起早贪黑,田里、土里忙个不停,辛辛苦苦一年到头收入才几千元。后来由于工资难以到位,只好回家种田。由于技术不行,产量上不来,品种又不好,稻谷卖不起价,这样不免产生了悲观情绪。
正当我感到一筹莫展的时候,希望来了。2009年株洲县农业局启动全国农技推广示范县项目,农业局的技术指导员就到我家来同我拉家常、交朋友,真心诚意地对我说:“要搞好家庭农业,靠传统的老办法耕作是不行的,要用新的科学技术才能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收入,才能发家致富。”并问我愿不愿意学习、接受新技术,成为科技示范户。这真是久旱遇甘雨,我当然求之不得,于是满口答应。技术执导员听了我的介绍,当即为我制定了一条走种养结合的路子,并立即从四个方面着手。
1、改良土壤,加强病虫防治。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施用株洲县测土配方专用肥,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水平,提高水稻产量,改善米质,提高化肥利用率。改变了缺乏种植技术,禾长得不好就追尿素,禾杆长得像“原始森林”,病虫严重,结实率不高,生长期延长,别人收禾我干着急,收上来稻谷好多秕谷的现象。因而今年早稻气候影响也达到亩产九百斤,比去年同组农户亩增产一百斤左右。
2、种植新、名、优品种,使用新药剂。技术指导员袁银波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我的实际情况指导我推广湘晚籼13号、岳优9113、丰源优299新品种,推广新农药如螟安,稻腾防治钻心虫,卷叶虫;敌力高,好力克防治纹枯病;敌虱蚜,泰歌防治稻飞虱;再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各打一次爱苗,既可增产又可防治稻曲病。2009年晚稻平均产量达到一千斤,产值近四万元。今年晚稻依现在的情况也非常喜人,估计绝对不会比去年低。
3、种养结合。利用我的杂草屋进行生猪养殖,改建猪场。猪粪进沼气池,废液废渣下田,早稻谷养猪,搞生态农业。目前已出栏生猪五十多头,预计全年可以出栏生猪一百头,利润将达到两万元以上。
4、实行机械化操作。利用国家农机补贴政策,我先后购置了小型收割机、小型拖拉机、犁田机、蒲滚船、旋耕机用于农业生产。不但减轻了自己的劳动强度,还可以用来出租增加家庭收入。
二、农村也有广阔的天地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我想自己作为一个农业科技示范户,靠劳动、用科技自己致富还远远不够,能够使更多的农民象我一样富起来那该多好啊!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我的主要想法是:
1、宣传带动。2009年,我在专家指导下打了一个翻身仗,周围群众都看在眼里,想在心里,陆续有人前来参观、求教,我也乐意把所学到的技术和得到的经验传授给他们,并且帮他们看禾、选药剂、定品种。在我的努力下,全组百分之九十都种种优质稻,施用测土配方专用肥,这些农户今年都取得较好的收益。
2、提供机械设备,上门服务。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些农户的犁田和收割因为缺少劳动力容易耽误农时。我购置农业机械后租用给农户,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把所学到的技术和得到的经验传授给他们,教他们怎么施肥,选用什么品种,早晚稻品种怎么搭配,如何进行田间管理。因为我服务周到,又懂技术,还有农业局的技术专家做我的后盾,很多人到我这里来咨询、取经。真是门庭若市,我一一热情接待。他们亲切的称我为“土农技师”,对我很客气、很尊重、很敬佩。使我很踏实、很欣慰,心里甜滋滋的。 我非常感谢农业局的领导,让我成为科技示范户,能够得到技术指导员一对一的指导,使我名利双收。明年我打算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迫切希望在技术上得到农业局一如既往的支持。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叫富。我要把所学到的技术和得到的经验传授给附近的农户,以我的一技之长,带动他们共同富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