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农业音像  农业音像制品  豆腐  盆景  药材  政策  棉花  小麦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0问》

   日期:2021-09-23     来源:西农网    作者:农民    浏览:0    
核心提示:书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0问》定价9.50元/本 分类政策法规图书类型新型农民培训组编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主编马俊哲 陈肖安指导老师出 版 社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年4月 开本850×1168 1/32内容介绍  前 言  党的十六

书     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00问》

定     价     9.50元/本

分     类     政策法规

图书类型     新型农民培训

组     编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

主     编     马俊哲 陈肖安

指导老师     

出 版 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6年4月

开     本     850×1168 1/32

内容介绍

  前 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做好“三农”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日后,温家宝总理又进一步强调,解决“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对“三农”问题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深化。面对世纪之交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发展理念。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这使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在理论上得到升华。2003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首次将“多予、少取、放活”明确为要长期坚持的方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这两大方针使处理工农城乡关系的政策取向发生重大调整。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从这一系列重大步骤我们可以看出,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是很大的,思路也是非常清晰的。从“摆正位置”到“转变理念”,再到提供“理论支撑”,进而到“明确方针”,最后到部署“建设任务”,逻辑上一脉相承,环环紧扣,层层递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它的提出及付诸实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扩大内需、发展经济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最应启动?需的地方就是农村,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能创造需求,有效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强调的核心是“共同”,是使所有人能够共同获得发展的机会,共同提高发展的能力,共同提升发展的水平,共同分享发展的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赋予广大农民平等的发展机会、平等的发展能力,平等地享受发展的成果,弥合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其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一致的。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在“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就大多数农民而言,还不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尤其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倡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要求差距更大。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业的主人也是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涉及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伟大事业。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从一定程度上说,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兴衰成败。农民的知识化、现代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为了更好地帮助广大农民朋友和农村工作者准确理解和深入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及其精神实质,特别是吃透中央关于“三农”的第八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们编写了这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100问》,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丛书之一,供大家在学习、研究和实践中参考,希望在建设我们美好家园的过程中,能发挥添砖加瓦的作用。由于时间仓促及编者水平所限,错误和疏漏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朋友不吝指正,并使我们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加深认识,共同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


  农业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
  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目  录


  前言


  一、综合

  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什么样的背景条件下提出来的?其意义是什么?
  2. 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我国以往的新农村建设有什么不同?
  3. 胡锦涛总书记对抓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提出的六点要求是什么?
  4.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新在何处?应该从哪些方面建立长效机制?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十一五”时期的要求是什么?
  6.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哪五个方面的内容?
  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什么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怎样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建立哪五个机制?
  1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
  11. 为什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防止片面倾向?
  12. 为什么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不能轻易动农民的地、拆农民的房?
  1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反哺农业和支持农村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14. 国家对新农村建设投入的原则是什么、主要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哪些方面?
  15. 国家将从哪四个层次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
  16. 国家财政将如何支持新农村建设?
  17. 财政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六大举措是什么、具体措施是什么?


  二、生产发展
  18. 农村生产发展的含义是什么?
  19. 农村生产发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 如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21. 国家在支持农业生产发展上有什么新措施?
  22.国家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和生态建设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23. 适合我国国情和农情的节约型农业主要有哪些?
  24. 如何建设节约型农业?
  25. 国家在支持粮食生产上有哪些措施?
  26. 农业部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决定在2006年为农民办的15件实事是什么?
  27. 农业部启动实施的“三大战略”和“九大行动”内容是什么?
  28. 国家支持农村工业发展有哪些新设想?
  29. 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原则和目标是什么?
  30. 我国农村服务业近期发展的重点是什么?
  31. 国家在农村旅游业发展上有哪些措施?在农业旅游方面有哪些项目?
  32. 我国在发展农村合作组织方面有哪些新措施?
  33.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和城市如何带动农村发展?
  34. 国家在保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方面有什么新措施?
  35. 国家在加快农产品流通方面有哪些措施?
  36. 我国加快农产品出口方面有哪些措施?
  37. 国家财政在农业补贴方面有哪些措施?
  38. 国家财政在支持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措施?


  三、生活宽裕
  39. 生活宽裕的标准是什么?
  40. 农村生活宽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1. 实现生活宽裕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42. 新农村建设中“多予”的内容有哪些?
  44. 国家金融为农民增收将进行哪些方面的改革?
  45. 中央提出解决农民工问题要重点抓好哪几项工作?
  46. 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有哪些?
  47. 为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国家拟进行哪些制度和政策的调整?
  48. 国家为减少农民负担采取了哪些措施?
  4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事业方面将有哪些新变化?
  50. 怎样理解国家积极发展农村卫生事业的主要精神?
  51. 国家在保证农民医疗上做了哪些工作?
  52.怎样落实国家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精神?
  53. 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消费会发生什么变化?


  四、乡风文明
  54. “乡风文明”的含义是什么?“乡风文明”建设包括哪些方面的工作?如何认识这些工作?
  55.怎样落实国家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尚的主要精神?
  56. 怎样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57.怎样理解国家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精神?
  58.怎样理解国家繁荣农村文化事业的主要精神?
  59.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是什么?
  60.国家怎样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61.国家怎样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
  62. 怎样动员社会力量支持农村文化建设?
  63. 怎样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
  64.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什么?
  65.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形势和新形势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66.怎样理解人的素质、“新型农民”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7.为什么说培养新型农民是系统工程?
  68.怎样认识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69.怎样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70.怎样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


  五、村容整洁
  71. “村容整洁”的含义是什么?如何认识“村容整洁”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意义?
  72.为什么说“村容整治”建设是一项科技性、政策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
  73.“村容整洁”建设要注意哪些问题?
  74.为什么说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直接关系农民的切实利益?
  75.怎样认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的意义?
  76. 怎样理解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基本要求?
  77. 在村庄人居环境治理试点中要做好哪两个层面规划的编制?
  78.怎样理解国家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工作?
  79.在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工作中,怎样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80.国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向和主要工作是什么?
  81. 国家在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82.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有哪些?
  83. 我国“十一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有哪些新安排?


  六、管理民主
  84、什么是管理民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是如何论述新农村建设中的民主政治建设的?
  85、如何健全村务公开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 ?
  86、如何规范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决策权 ?
  87、如何完善民主管理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参与权 ?
  88. 如何强化村务管理的监督制约机制,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
  89. 如何加强对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领导?
  90. 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协调机构,为加大管理民主工作力度提供组织保证 ?
  91. 什么是村民自治制度?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92. 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是如何论述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的历史意义的?
  93. “十一五”规划建议中对我国新农村民主法治建设提出了哪些新任务、新要求?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赋予村民哪些民主权利和义务?
  95.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赋予村民哪些民主管理权利?
  96. 如何进一步正确认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97. 目前我国农村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9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管理制度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99. 如何进一步加强我国农村的民主法治建设?
  100. 目前我国村民自治制度发展的态势如何?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农业图书
打赏
 
更多>同类农家书屋

推荐图文
推荐农家书屋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