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农业音像  农业音像制品  豆腐  盆景  药材  政策  棉花  小麦 

《猪繁殖员》

   日期:2021-09-23     来源:西农网    作者:农民    浏览:0    
核心提示:书名《猪繁殖员》定价10.10元/本 分类家畜养殖图书类型畜禽繁殖员系列组编主编贾青指导老师出 版 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日期2012年11月 开本850×11681/32内容介绍前  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

书     名     《猪繁殖员》

定     价     10.10元/本

分     类     家畜养殖

图书类型     畜禽繁殖员系列

组     编     

主     编     贾 青

指导老师     

出 版 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年11月

开     本     850×1168 1/32

内容介绍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转移就业的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从业的岗位层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增强我国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对做好该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对培训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农业部、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建设部从2004年起,共同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

按着农业部“阳光工程”教材建设的要求,紧紧围绕提高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为“三农”第一线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我们编写了“猪繁殖员培训教材”。本教材共分七大部分。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简要介绍了猪繁殖的相关理论;第二部分“发情鉴定”,第三部分“人工授精技术”,第四部分“妊娠诊断与接产技术”,第五部分“猪的生殖障碍”,这五部分属于繁殖技术的内容;第六部分“公猪站”和第七部分“提高猪繁殖力的基本措施”,属繁殖管理的内容。教材编写力求通俗易懂,强化实践技能,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在简要介绍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编写工作中参考了大量相关文献,图片大多数来自于互联网。由于篇幅所限,仅将主要参考书目列在书后。文章和网络文献资料恕未一一列出。为欲学习更多知识溯源的读者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本教材的编写是专门为培养规模猪场的繁殖员而编写的。也可作为从事家畜繁殖的技术人员和养猪生产第一线畜牧工作者的参考书。

本教材试图在编写结构、体系及内容上有突破和创新,因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所限,难免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131

 

一、基础知识 

(一)猪的生殖器官 

1. 公猪生殖器官 

2. 母猪的生殖器官

(二)生殖激素

1. 下丘脑和脑垂体分泌的生殖激素

2. 性腺激素

3.生殖激素的作用特点

(三)猪的生殖生理

1.公猪的生殖生理

2.母猪的生殖生理

(四)猪繁殖的基本规律

1.初情期与性成熟 

2.适配年龄  

 

二、发情鉴定

(一)猪发情周期特点

1.正常发情周期 

2.产后发情  

3.发情持续期 

(二)母猪发情表现

(三)发情鉴定

1.外部观察法 

2.时间鉴定法 

3.电阻法

4.外激素法  

 

三、人工授精技术 

(一)种公猪的调教管理

(二)公猪的合理使用 

(三)猪精液的采集

1.采精前的准备 

2.采精方法  

3.采精后的工作 

(四)精液的品质和检查

1.精液品质的肉眼观察

2.精液品质的实验室检查 

(五)精液的稀释 

1.稀释液 

2.精液的稀释 

3.精液的分装 

(六)精液的保存和运输

1.精液的常温保存

2.精液的低温保存 

3.精液运输中的注意事项 

(七)人工输精

1.判定母猪输精适期 

2.输精准备  

3.输精方法  

4.配种方式  

 

四、妊娠诊断与接产技术 

(一)妊娠诊断方法

1.直接观察法 

2.超声波诊断法 

3.直肠检查法 

4.尿液检查法 

(二)临产征兆与接产准备

1.母猪临产征兆 

2.接产准备工作 

(三)接产与助产

1.接产

2.难产处理与人工助产

(四)新生仔猪的护理

1.假死仔猪的抢救

2.仔猪的寄养

3.固定乳头  

4.排便定位训练 

 

五、猪的生殖障碍

(一)公猪的生殖障碍 

1.遗传缺陷  

2.环境应激  

3.机能性繁殖障碍 

4.生殖器官病症 

(二)母猪的生殖障碍

1.遗传性因素

2.营养、环境与管理 

3.传染病的影响 

4.卵巢疾病  

5.常见产科障碍 

6.生殖系统炎症 

 

六、公猪站

(一)站址选择与功能分区 

(二)人员配备与职责 

(三)常用仪器设备使用与管理 

1.电子天平  

2.酸度计 

3.双蒸水发生器 

4.压力蒸汽灭菌器 

5.恒温水浴槽 

6.磁力加热搅拌器 

717℃恒温冰箱 

8.生物显微镜 

9.显微镜恒温载物台 

10.离心机

11.精子密度仪

12.超声波清洗器

13.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与干燥

(四)生产记录与统计表格

1.种公猪档案 

2.精液品质检查记录 

3.输精配种记录 

4.母猪繁殖性能记录

 

七、提高猪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一)繁殖力的表示方法

1.配种受胎效果 

2.繁殖成活效率 

3.产仔数量  

(二)提高繁殖力的综合措施  

1.严格选种措施 

2.合理安排群体结构 

3.科学饲养母猪 

4.加强繁殖管理 

5.实施环境控制 

6.有效预防疾病 

 

主要参考

 
标签: 农业图书
打赏
 
更多>同类农家书屋

推荐图文
推荐农家书屋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
Powered By DEST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