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想必大多数人都吃过,特别是北方人。但有一种馒头或许你未曾见过,因为他的形状很特别,他像一根签一样很细,而不是我们平常所见到的方方圆圆的馒头。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种奇怪的馒头吧!
签子馒头又称“签子馍馍”、“尖馍馍”、“高桩馍馍”、“矮桩馍馍”、“杠头馍馍”,起源于山东平原县恩城镇。,历史悠久;好看 好吃 好拿;孩子特别喜爱吃,因地处鲁西北平原上,物产丰富,所产小麦优良,此馒头的起源据说有五百年的历史了,兴起于清乾隆年间,直到现在每到过年家家户户都蒸食,记的小时候每到过年就等着馒头出锅,争着抢吃馒头尖,因为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吃馒头吃尖,长大了做官。
签子馍馍软而有劲,香甜可口;好的签子馒头弯成圈,皮不裂肉不断,签子馍馍是插在筷子上蒸熟而成,筷子又名签子;所以叫签子馒头.签子馒头为呛面馒头;为什么这么说那.签子馒头是插在签子上蒸熟的,面软了,是立不住的,呛了很多干面,签子馒头的技术含量为:"高级".没有经过特殊学习是不会把馒头插好蒸熟的,会漏签子,行话:"漏签子"上签子".上签子是把馒头插在上面.签子馒头软而有劲它的特点就是:进入口中嚼起来有劲,像是牛筋.香甜可口不是里面加糖了,而是它的特点,能吃老家的味道,小时侯的味道.体现了地道的山东馒头。
平原县恩城镇在一百多年前就有20多家经营签子馍馍,其中陈家馍馍铺声誉万佳;而陈氏第三代传人陈荣合的签子馍馍更佳,以用料精细,味道宜人而名传遐迩,倍受青眯。
签子馍馍选用优等小麦磨成“78”面粉当基本原料,将“肥头”(酵面)加入适量碱面(0.5公斤“肥头”加1克碱面)后,和以“嫩面”,在案板上揉匀,用特制木杠反复挤压,然后切段手搓成形,两头尖,中间粗,插入带竹签的蒸笼,上锅急火20分钟蒸熟,即可出笼食用,其个体形状独特:长20厘米左右,顶端尖细,中间圆而粗(直径3.5厘米左右),底端较顶端稍平钝,略呈纺锤形。其色白润如玉,油光有微亮。其味道香甜,嗅之芳气扑鼻;食之甘甜如饴,柔韧可口。
签子馍馍之形、色、味俱佳,蛋白质、糖份等有机物含量高,营养丰富,老少咸宜食用。恩城镇地处平(原)、邯(郸)公路和德(州)、高(唐)公路的交汇点,商贾行人过往该镇者慕名争购,以一饱口福为荣,用以馈赠亲朋为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