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茶叶新良种介绍

   日期:2008-12-12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100    评论:0    
核心提示:(一)、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于1963-1999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浙江、重庆等省市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
    (一)、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于1963-1999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浙江、重庆等省市有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叶身平,叶尖骤尖。芽叶绿色,茸毛中等,一芽三叶百芽重52.0g,花冠直径3.6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至4月初。产量较高,每667平方米可达15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4%。茶多酚24.5%、儿茶素总量16.0%、咖啡碱4.0%。适制绿茶、红茶。制扁形茶,外形扁平光滑,香高鲜,味鲜醇爽口;制红碎茶,香高带甜香,味鲜浓强。抗寒性强,对晚霜危害表现较抗。抗旱性强。结实性弱。扦插繁殖力强。

  适栽地区:浙江茶区。

  栽培地区:选择上层深厚的园地采用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丛距的双行双株规格种植。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要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二)、无性系。小乔木型,中叶类,早生种。二倍体。

  来源及分布:由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今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茶学系)于1963-1995年从福鼎大白茶与云南大叶茶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浙江、江西、重庆等省市有少量引种。 

   特征: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叶面平,叶身平,叶尖急尖。芽叶深绿色,茸毛多,一芽三叶百芽重58.0g。花冠直径3.4cm,花瓣6-8瓣,子房茸毛中等,花柱3裂。

  特性:芽叶生育力强,持嫩性强。一芽一叶盛期在3月下旬。产量高,每667平方米可达200kg。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3.6%、茶多酚28.6%、咖啡碱4.9%。适制绿茶,色泽翠绿,显毫,香气高鲜,滋味鲜醇,品质优良。抗寒性与抗旱性均强。扦插繁殖力强。

  适栽地区:浙江茶区。

  栽培要点:选择土层深厚的园地采用1.50m大行距、0.40m小行距、0.33m丛距的双行双株规格种植。加强茶园肥水管理,适时进行3次定剪,要分批留叶采摘,采养结合。  
 
 
标签: 茶叶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