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玉米  牛肉  政策  化肥  尼罗罗非鱼  小麦  政策法规  豆腐  棉花 

寿光鸡

   日期:2013-12-28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46    
核心提示:目录【寿光鸡】【产地分布】【形成简史】【主要特性】【孵化要求】寿光鸡  寿光鸡,又叫慈伦鸡。寿光鸡的特点是体型硕大、蛋大。属肉蛋兼用的优良地方鸡种。据1978年山东省家禽。“寿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以高出普通鸡2~3倍的价格,成为高
寿光鸡


  寿光鸡,又叫慈伦鸡。寿光鸡的特点是体型硕大、蛋大。属肉蛋兼用的优良地方鸡种。据1978年山东省家禽。“寿光鸡”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在市场上,以高出普通鸡2~3倍的价格,成为高档宾馆、酒店、全鸡店和婚宴上的抢手货。
  寿光鸡原产于山东寿光的稻田区慈家、伦家一带,也称“慈伦鸡”。全身黑羽并有光泽,红色单冠,眼大灵活,虹彩呈黑色或褐色,喙为黑色,皮肤白色。体大脚高,骨骼粗壮,体长胸深,背宽而平,脚粗。寿光鸡耐粗饲料,觅食能力强,富体脂。大型成年公鸡平均体重3.8千克,母鸡3.1千克。初产日龄为240-270天,年产蛋90-100个,蛋重70-75克;小型成年公鸡平均体重3.6千克,母鸡2.5千克,年产蛋120-150个,蛋重60-65克,蛋壳为红褐色。

产地分布


  寿光鸡原产于山东省寿光县稻田乡一带,以慈家村、伦家村饲养的鸡最好,所以又称慈伦鸡。该鸡的特点是体型硕大、蛋大。属肉蛋兼用的优良地方鸡种。据1978年山东省家禽研究所调查,产区邻近的益都、昌乐、潍县、临胸、诸城等县饲养数量较多,昌潍地区饲养总数约100万只,各寿光鸡重点繁育基地饲养近20万只。建国后,产区曾向省内外推广种雏、种蛋约490万只(个)。

形成简史


  寿光县位于渤海湾南岸的冲积平原,年平均气温为12.4℃,年降水量为630mm,水灌条件较好,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高梁、大豆、谷子、甘薯等。这一带地靠海滨,鱼、虾、贝壳较多,养鸡饲料资源丰富。
  寿光鸡形成历史悠久,据《寿光县志》记载:“鸡比户皆畜,鸡卵甲他县,皮有红白之殊,…雄鸡大者高尺许,长冠巨爪,为一邑特产”。公元六世纪北魏时期(距今1449-1597年),杰出的农业科学家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对该地区养禽业亦有记述。公元前480年至公元前220年的战国时期,以齐国邹衍为首的新兴学派所著《周礼》中曾记载;“乃辨九州之国……正东日青州…其畜宜鸡狗;其谷宜稻麦。”原青州(现寿光、益都等县)乃属当时的九州之一。寿光鸡产区各县均包括在内,可见该地区的养禽业在当时即已占重要地位。寿光鸡产区位于渤海湾南岸的冲积平原,该产区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当地人民的精心选育,从而形成了寿光鸡。

主要特性


  寿光鸡属蛋肉兼用型鸡种。寿光鸡有大型和中型两种;还有少数是小型的。大型寿光鸡外貌雄伟,体躯高大,骨骼粗壮,体长胸深,胸部发达,胫高而粗,体型近似方形。成年鸡全身羽毛黑色,颈背面、前胸、背、鞍、腰、肩、翼羽、镰羽等部位呈深黑色,并有绿色光泽。其它部位羽毛略淡,呈黑灰色。单冠,公鸡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形有大小之分,喙 、胫、趾灰黑色,皮肤白色。
  大型寿光鸡头较大,脸粗糙,眼大稍凹险中型寿光鸡头大小适中,脸平滑清秀。喙略短而弯曲、呈灰黑色,喙尖色略淡。冠形为单冠,公鸡冠大而直立;母鸡冠形有大小之分。冠、肉垂、耳叶、脸部均呈鲜红色。大型成年鸡体重:公3610克,母3310克,中型成年鸡公2880克,母2340克。成年鸡屠宰率:大型鸡半净膛,公83.7%,母80.3%,中型鸡半净膛,公83.7%,母77.2%;大型鸡全净膛,公72.3%,母65.6%,中型鸡全净膛,公71.8%,母63.2%。开产日龄:大型鸡240~270天;中型鸡190~210天。年产蛋:大型鸡90~100个;中型120~150个。蛋重:大型鸡65~75克,中型鸡60~65克。蛋壳呈褐色。

孵化要求


  (1)种蛋从贮藏室取出后,要在孵化室内自然预热,待蛋表温度达到室温后即进行码盘入孵,码盘位置与贮存时一致。另外,孵化机事先清洗、消毒、调试,并要预热。
  (2)孵化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如果把孵化机传感器放在孵化机内蛋盘外面的空间里,在入孵后第1-7天孵化机空间温度为38.5度,第8-18天为38度,第19-21天为37.5度,如果把孵化机传感器放在蛋盘里的种蛋上,则从始至终保持蛋温37.8-38度即可。孵化湿度根据孵化机不同而区别,电热管直接放在孵化机内加温的老式孵化机,机内风很大,入孵后第1-20天孵化湿度60%,第21-24天为70%。用暖风加热,机内风机较小的孵化机,入孵后第1-20天孵化湿度45%,第21-24天为60%。
  (3)翻蛋 在入孵后第1-20天,每隔2-3h要翻蛋一次,每日翻蛋8-12次,翻转角度为90度,以使胚胎各部分受热均匀,防止胚胎黏壳。如果孵化机内各处温差±0.5℃,则每日要调盘一次,即上下蛋盘对调,蛋盘四周与中央的蛋对调,以弥补温差的影响。
  (4)照蛋:第1次照蛋在孵化后第7天进行,通过照蛋,捡出无精蛋和死胚蛋。受精蛋胚胎发育正常,血管呈放射状分布,颜色鲜艳发红;死胚蛋颜色较浅,内有不规则的血环、血弧,无放射状血管;无精蛋发亮无血管网,只能看到蛋黄的影子。第2次照蛋在入孵后第17天进行,以删除死胚蛋,活的正常胚蛋移入出雏盘和出雏器。活胚蛋呈黑红色、气室倾斜、边界弯曲、周围有粗大的血管;死胚蛋气室周围看不到暗红色的血管,边缘模糊,有的蛋颜色较浅,小头发亮。在孵化过程不定期地抽检胚蛋,以便掌握胚胎发育情况,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
  (5)落盘与出雏 鸡种蛋孵化至18天,应将活的胚蛋落盘。落盘后要按种蛋孵化的温度与湿度要求来控制温度和湿度,即较前一孵化阶段,温度适当降低,而湿度适当增加,以利出雏。为保证有足够湿度,应适当增加水盘数量,保持水盘内的清洁,以利水分蒸发。鸡种蛋孵化至第20天即开始出雏,满21天出雏完毕,鸡雏出壳后,在出雏器内要停留至羽毛干透,而后取出,放入育雏室或箱中。拣雏过早,幼雏羽毛未干,对环境适应性差;捡雏过晚,幼雏羽毛干后,即可活动,则雏可能自行爬出,掉入水盘淹死。出雏期间应尽量少开照明灯,只在捡雏时开灯,以免幼雏爬行时损伤关节。一般2小时拣雏一次。
  (6)孵化管理 鸡蛋在孵化期间,每日定时观察温度和湿度(如不符合要求应及时调整),并做记录,一般每2小时检查记录一次。定时往孵化机的水盘内加水,定时翻蛋。注意通风换气及仪表、指示器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排除故障。
  每次孵化工作结束后,应将孵化器、出雏器及用具进行彻底清扫、刷洗和消毒。
  4、孵化效果的检查与分析
  每次孵化结束之后应统计孵化成绩(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并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积累经验,提高孵化技术水平。一般来说,人工饲养的种鸡,头照无精蛋不超过5%,死胚蛋不超过3%。如果死胚率过高,多是由于种蛋保管不当、孵化温度过高或过低。无精蛋过多,则多是种种鸡群雌雄配比不当、种鸡患病、公鸡雄性不强和没有射精能力等原因。二照时死胚蛋不超过3%为正常,死蛋过多往往由种鸡饲养不良、胚胎营养不足、孵化温度不适宜及通风不良所致。孵化末期移盘后死胚蛋为6%-7%,如死胚蛋过高可能是中后期孵化条件不良,主要表现啄壳不出的死胎较多。收集鸡种蛋,从收集直至入孵,要尽量减少人为的不利干扰,以确保有较高的孵化率。
 

 
标签: 寿光鸡
打赏
 
更多>同类农事词典

推荐图文
推荐农事词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