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娟姗牛属小型乳用品种,原产于英吉利海峡南端的娟姗岛(也称为哲尔济岛),其育成史已不可考,有人认为是由法国的布里顿牛(Brittany)和诺曼蒂牛(Normondy)杂交繁育而成。
娟姗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短,夏无酷热,但冬天有大风,湿度大。沿海一带杂草丛生,较好的土地用于牧草与作物轮作,较差的土地供作放牧。奶牛终年以放牧为主,冬季补饲粗饲料及大量的根茎类饲料,产奶母牛另补精料。农民对牛精心饲养选育。
由于娟姗岛自然环境条件适于养奶牛,加之当地农民的选育和良好的饲养条件,从而育成了性情温顺、体型轻小、乳脂率较高的乳用品种。早在18世纪娟姗牛即以乳脂率高,乳房形状好而闻名。
1.外貌特征 娟姗牛体型小,清秀,轮廓清晰。头小而轻,两眼间距宽,眼大而明亮,额部稍凹陷,耳大而薄,髻甲狭窄,肩直立,胸深宽,背腰平直,腹围大,尻长平宽,尾帚细长,四肢较细,关节明显,蹄小。乳房发育匀称,形状美观,乳静脉粗大而弯曲,后躯较前躯发达,体型呈楔形。
娟姗牛被毛细短而有光泽,毛色为深浅不同的褐色,以浅褐色为最多。鼻镜及舌为黑色,嘴、眼周围有浅色毛环,尾帚为黑色。
娟姗牛体格小,成年公牛活重为650~750千克,成年母牛体高113.5厘米,体长133厘米,胸围154厘米,体重340—450千克。犊牛初生重为23—27千克。
2.生产性能 娟姗牛的最大特点是乳质浓厚,单位体重产奶量高,乳脂肪球大,易于分离,乳脂黄色,风味好,适于制作黄油,其鲜奶及奶制品备受欢迎。2000年美国登记娟姗牛平均产奶量为7 215千克,乳脂率4.61%,乳蛋白率3.71%。创个体记录的是美国一头名叫“Greenridge Berretta Accent”的牛,年产奶量达18 891千克,乳脂率为4.67%,乳蛋白率为3.61%。表2-3为部分年产奶量超过16 000千克的美国娟姗牛。
表2-3 部分年产奶超过16 000千克的美国娟姗牛
牛 名 | 年 份 | 产奶量(千克) | 乳脂率(%) | 乳蛋白率(%) |
Rocky 1n11 Favorite Deb | 1982 | 16 290 | 5.36 | - |
SunnyDay Yankee Becky | 1994 | 16 517 | 4.11 | 3.46 |
BarbsMbsbDayetta | 1997 | 16 303 | 4.01 | 4.04 |
Queen-AacresBoomerCeleste | 1997 | 17 266 | 4.55 | 3.51 |
HoosierValleySoonerJudyMae | 1999 | 16 503 | 4.91 | 3.50 |
AceHigh DcHoney Bun | 1999 | 16 821 | 3.30 | 3.82 |
娟姗牛较耐热,印度、斯里兰卡、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均有饲养。解放前,我国曾引进娟姗牛,主要饲养于南京等地,年产奶量为2 500~3 500千克。近年,广东又有少量引入,用于改善牛群的乳脂率和耐热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