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DB33/ 318-2006《无公害志棠白莲》分为五个部分:
——第1部分:产地环境;
——第2部分:种藕;
——第3部分:良种繁育;
——第4部分:栽培技术规程;
——第5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本部分为《无公害志棠白莲》系列标准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DB33/T 318.3-2001《志棠白莲 第3部分:栽培技术 》。
本部分与DB33/T 318.3-2001《志棠白莲 第3部分:栽培技术》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编写格式按GB/T 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与编写规则》的有关规定,对原标准作了修改;
——技术内容上增加“莲刀”定义,删除“6.3更换莲种、6.4精选藕种”,改为引用第2部分。
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修订并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龙游县农业局、龙游县质量技术监督局、志棠镇农技站。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文松 、王文清、邵根春。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DB33/T 318.3-2001。
无公害志棠白莲: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栽培条件、籽莲的种植、施肥、水份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莲籽的采收和加工。
本部分适用于无公害志棠白莲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规范。
GB 4285-1989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1-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
GB/T 8321.2-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
GB/T 8321.3-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
GB 8321.4-1993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
GB/T 8321.5-1997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
GB/T 8321.6-200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
GB/T 8321.7-2002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
DB33/T 318.1-2006 无公害志棠白莲 第1部分:产地环境
DB33/ 318.2-2006 无公害志棠白莲 第2部分:种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
3.1
籽莲
以食用莲籽为目的的品种,花多,结实率高,莲籽大,藕细小而硬,一般叶脉不隆起。
3.2
花果期
指现蕾至出现终止叶的时期。
3.3
浮叶
藕鞭上抽出的第1、2叶,能浮出水面,不能直立的叶。
3.4
梅莲
夏至前后始花,大暑开始采收。
3.5
伏莲
小暑至大暑开花,立秋到白露采收。
3.6
秋莲
立秋后开花至秋分采收。
3.7
终止叶
最后一片叶(卷叶)标志结藕停止。
3.8
换耕
每年翻耕一次或重新移栽。
3.9
莲刀
用于莲籽剥壳的专用工具。
3.10
通芯
莲籽去芯的过程。
4 莲田选择
宜选择避风、阳光充足、排灌方便、有机质丰富的微酸性或近中性,保水、保肥性强,无污染的粘质土水田栽植莲藕,符合DB33/T 318.1-2006中3.4 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的要求。
5 品种选择
按DB/ 318.2-2006第3~4章要求选择
6 籽莲的种植
6.1 适期栽种
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温度为12℃~15℃、地温在8℃以上栽种。若提早栽种需地膜保温栽种。
6.2 换耕莲田
莲田年年换耕,用新藕种栽植。
6.3 排种方法
莲藕斜插法:按一定的距离扒一斜形浅沟,深约13cm~17cm,将种藕藕头与地面倾斜20°~30°埋入泥土中,后把节梢翘出水面,利于阳光照射,提高土温,促进萌发。
6.4 合理密植
行株距为2.4m×2.0m,每ha1800~2250株,要求有5400~6750个顶芽。
7 莲田的施肥
7.1 施足基肥:每ha用猪、牛粪37.5t~45t或菜饼1.05t。
7.2 早施苗肥:在莲藕长出第一片立叶时,每ha用三元复合肥300kg~357kg,在立叶一侧6cm~9cm处深施。
7.3 稳施始花肥:在莲藕长出第三立叶时,每ha用三元复合肥75kg~90kg加硼砂7.5kg深施。
7.4 重施花果肥:在田莲花芽分化高峰期,应重施花莲肥,以促进花多、莲大,提高结实率和百粒重。
7.4.1 在芒种、夏至、小暑各施一次肥,每ha用三元复合肥187.5kg加硼砂7.5kg,全田撒施。
7.4.2 在大暑每ha用三元复合肥225kg加硼砂7.5kg全田撒施。
7.5 巧施根外追肥:在花果期用0.01%天然芸苔素和1%磷酸二氢钾进行2~3次根外追肥,以防早衰。
8 水份管理
8.1 从施基肥到夏至灌浅水3cm~6cm。
8.2 从夏至到立秋可灌深水15cm。
8.3 立秋后灌浅水3cm~6cm。
9 莲田的其它管理
9.1 中耕除草:种藕栽植半个月即要进行中耕除草,杂草多时每间隔10d除草一次,等荷叶封行后停止中耕除草。除草时浅水操作,同时应注意在卷叶的两侧进行,匆踏伤藕鞭。将除掉的杂草埋入泥土中。
9.2 调整莲鞭:当卷叶离田边1m时,为防止藕梢穿越田埂,结合除草,随时将靠近田埂的藕梢向田内拨转,在生长盛期每隔2d~3d,即应转梢一次。转梢应在午后进行,以免折断。
10 病虫害综合防治
10.1 病虫害种类
10.1.1 主要病害为腐败病、叶枯病。
10.1.2 主要虫害为蚜虫、斜纹夜蛾。
10.2 农业防治
10.2.1 莲田消毒:耕田时ha用生石灰750kg~1125kg消毒。
10.2.2 种藕选择:按DB33/ 318.2-2006第4章规定。
10.2.3 种藕消毒:移栽时用托布津或四○二1∶1000倍浸种10 min~15 min,捞起晾干,再移于大田。
10.2.4 提高抗病能力:合理施肥,促稳健生长,要增施有机肥、钾肥和硼肥。
10.2.5 拔除病株:在发病初期拔除病株,进行清理。
10.2.6 轮作:实行水旱轮作。
10.3 化学防治
选用高效、安全、低毒的农药进行防治,使用方法和安全间隔应符合GB 4285-1989、GB/T 8321.1-2000、GB/T 8321.2-2000、GB/T 8321.3-2000、 GB/ 8321.4-1993、GB/T 8321.5-1997、GB/T 8321.6-2000、GB/T 8321.7-2002要求。
10.3.1 腐败病、叶枯病的防治
10.3.1.1 发病初期每ha用20﹪清道夫悬浮剂750g兑水450㎏~600㎏喷施。发病严重的每间隔5 d~7d连喷2~3次。
10.3.1.2 每ha用70﹪托布津3750g或50﹪多菌灵3750g拌细土225㎏~300㎏,堆沤6h~8h,莲田排干水全田撒施。24h后灌水。一星期后病情未得到控制,再喷施清道夫防治,方法如上。
10.3.2 斜纹夜蛾、蚜虫的防治
10.3.2.1 斜纹夜蛾:7月至8月发生,根据三龄前幼虫的群集性,进行人工捕杀;或每ha用500ml~750ml毒死蜱兑水900kg喷杀。
10.3.2.2 蚜虫:6月至8月发生,可每ha用蚜虱净300g兑水900kg喷杀。
11 莲籽采收
11.1 采收时期:采收时间要求用药后达到安全间隔期,一般为7月上旬至10月上旬。
11.1.1 梅莲:于大暑开始采收。
11.1.2 伏莲:于立秋到白露采收。
11.1.3 秋莲:于秋分后采摘。
11.2 采收标准:当莲蓬变成绿褐色,莲子表面有茶褐色斑点时,即可采收。
11.3 采收时间:以上午七时前采摘为好。当天采摘的莲蓬当天加工。
11.4 用药安全间隔期:莲田病虫防治一般于六月份完成,莲子开采注意用药安全间隔期:毒死蜱为21d,蚜虱净5d,多菌灵15d,托布津5d~7d。
12 莲籽加工
12.1 莲刀的选择:莲刀要求不生锈。
12.2 褪壳
褪壳操作过程中用力不能过大,避免伤及莲籽果肉。
12.3 通芯
莲籽通芯时,宜选用小竹签(直径1.5mm~2.0mm),找准莲籽底部有一点凸出部位向上部一捅,捅出莲心。
12.4 干燥
将莲籽放在专用竹匾内,再把匾架放在烘灶上用明炭火烘烤,掌握好烘烤火力,开始高温烘烤10min~20min,然后降低温度慢慢烘干。最好采用边烘边晒的“烘晒结合”的方法,以便莲籽干透。
12.5 分级:完全干燥后,应捡出色黄、干秕等质量低下的莲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