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政策法规  展会报道  园林新闻  景观动态  企业渠道  标准规范  人物访谈  教育动态  工程动态 

2013年6月份辽宁省水产养殖病害预测预报

   日期:2014-07-06     来源: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作者: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浏览:37    评论:0    
核心提示:  本月辽宁地区气温上升较快,雨季来临,水温14℃-25℃,进入养殖鱼类摄食旺季,由于池鱼放养时间较短,水质污染较轻,细菌性重大疾病不易发生。水温超过23℃时,刺参进入夏眠,桡足类开始大量繁殖,桡足类与刺参幼苗争夺饵料,同时猛水蚤捕食稚参,对育苗阶

  本月辽宁地区气温上升较快,雨季来临,水温14℃-25℃,进入养殖鱼类摄食旺季,由于池鱼放养时间较短,水质污染较轻,细菌性重大疾病不易发生。水温超过23℃时,刺参进入夏眠,桡足类开始大量繁殖,桡足类与刺参幼苗争夺饵料,同时猛水蚤捕食稚参,对育苗阶段的刺参造成很大的危害,溃烂病是刺参幼体受伤导致被细菌感染。

  一、病情预测

  1.鲤鱼:易发生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细菌性败血症和水霉病;易得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2.鲤鱼鲫鱼夏花鱼种:易发生鳃部黏孢子虫病,该病历年频发,发病区域涵盖沈阳、辽阳整个渔区。

  3.乌鳢:规格在300克~750克的乌鳢,极易感染诺卡氏菌病,苗种易得纤毛虫病,发病区域涵盖沈阳、辽阳整个渔区。

  4.鲢、鳙:成鱼易发生烂鳃病、打印病;鱼苗易发生白皮病、白头白嘴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和大水面养殖区。

  5.草鱼:易发生多种细菌性疾病并发症、车轮虫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

  6.鲶鱼:易发生白尾病、溃疡病、细菌性烂鳃病、细菌性肠炎病;苗种易得纤毛虫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7.罗非鱼:易发生细菌性疾病和水霉病。重点关注省内主养区和高密度精养区。

  8.大菱鲆和虹鳟:易发生肠炎病。关注省内工厂化养殖和流水养殖区。

  9.河蟹:易发生黑鳃病、水肿病。重点关注盘锦稻田河蟹养殖区、苇田养殖区。

  10.对虾:易发生病毒病(白斑综合征)、细菌病(红腿病、烂眼病、黑鳃病等)病等。重点关注沿海纳水不便、水质不佳的池塘和南美白对虾精养区。

  11.刺参:稚参易发生烂胃病、烂边病,桡足类的大量繁殖易发生溃烂病;成参易发生腐皮病。重点关注沿海纳水不便、水质不佳、多年不进行清池的池塘。

  12.鲍鱼:易发生气泡病。重点关注沿海鲍鱼养殖区。

  二、防治措施

  6月份气温、水温开始升高,天气炎热、降水量增加,易造成环境突变,导致养殖动植物应激反应。一是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消毒,如发现病鱼及时隔离,保持良好的水体环境。二是加强饵料管理,保证饵料新鲜无害。三是加强苗种管理,放苗前应加强苗种检疫,避免放养带病毒苗种。

  1.预防细菌病,应做好放养前的清塘工作,放养前全池泼洒生石灰,使PH保持在8左右;食场周围每周泼洒漂白粉1-2次,杀灭水体中病原菌;投放苗种时可用3%~5%的食盐水浸洗鱼体5~10分钟;在放养和捕捞过程中,要注意操作,避免碰伤,能够预防水霉病。

  2.草鱼出血病目前仍以预防为主,应在鱼种下塘前,用碘伏药浴或注射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

  3.大菱鲆肠炎病的预防,在投饵上注意,控制投饵量,鲜杂鱼要消毒,投饵4-5天,停食1天,便于鱼消化吸收,避免肠炎病发生。

  4.罗非鱼水霉病的预防,拉网时动作要轻,拉网前两天要停食,拉网后用聚维酮碘溶液或二氧化氯药浴3-5天,控制水霉病,在饵料中添加多种维生素,增强体质。

  5.对虾桃拉综合征、白斑综合征等病毒病的预防,虾池应在高温期到来之前蓄满水,尽量少换水,避免有害微生物和病毒的进入。苗种放养前应加强检疫,避免放养带病毒虾苗。

  6.海参本月主要注意降雨对池水盐度变化,保持适量充氧,注意大型底栖藻类大量繁殖。刺参养殖进入夏眠前,一是水体要消毒,二是将水位加到最大,期间加水时少量多次,防止温度和盐度变化太大。

 
标签: 科普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