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气温和水温开始回升,但水温仍较低。鱼类在经过越冬后,鱼体虚弱,鳞片较松散,容易受到病害生物的侵袭。
一、易发疾病
1.鲤、草鱼、鲢、鳙等淡水鱼类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关注区域为省内内陆水域。
2.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关注区域为省内太行山区、坝上地区。
3.中华鳖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关注区域为省内内陆水域。
二、防控措施
(一)鱼类
1.预防措施
(1)引进或越冬苗种应送检测部门进行检疫,从源头控制病原。
(2)对于鲤、草鱼、鲢鳙等淡水鱼类水霉病、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放养前应做好清塘和工具消毒;在拉网运输和投放鱼种时,小心操作,尽量避免碰伤鱼体,入池前用高锰酸钾或食盐水浸泡鱼体消毒。
(3)提高饲料质量,在饲料中加入免疫多糖等提高鱼类抗病力。
2.治疗措施
(1)对于已患水霉病的鱼,可用食盐水浸泡鱼体,同时对池塘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对水体消毒。
(2)对于已患赤皮病、竖鳞病、烂鳃病的鱼,可投喂氟苯尼考粉或诺氟沙星粉抗菌药饵,同时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对水体消毒。
(3)对于虹鳟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但应对发病池塘及相邻池塘进行隔离消毒,养殖用水禁止外放;对病鱼实行隔离饲养,死鱼深埋,防止病情扩大;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病情。
(二)爬行类
对于中华鳖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要调节好水温、水质,定期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消毒。控制好养殖密度,提高饲料质量,增强中华鳖的免疫力。
投喂三黄散或氟苯尼考粉抗菌药饵对治疗中华鳖腐皮病、红脖子病、红底板病有一定效果,同时用二氧化氯或生石灰等对水体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