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台南特产  拉萨特产  绍兴特产  梅州特产  滁州特产  广州特产  亳州特产  齐齐哈尔特产  固原特产  台湾特产 

缅甸玉手链

   日期:2014-06-04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89    
核心提示:缅甸玉手链的由来缅甸翠玉形成过程往往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从硬玉、绿辉石与钠铬辉石结合,缅甸翠玉起初发现于秦朝时期,古时玉玺作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秦朝,皇帝开始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这一制度直至延续到清朝时期,自汉代时期,作为宫廷皇室的佩玉中驱邪

缅甸玉手链的由来

缅甸玉手链

缅甸翠玉形成过程往往需要几千年的时间,从硬玉、绿辉石与钠铬辉石结合,缅甸翠玉起初发现于秦朝时期,古时玉玺作为国家和王权的象征,秦朝,皇帝开始采用以玉为玺的制度,这一制度直至延续到清朝时期,自汉代时期,作为宫廷皇室的佩玉中驱邪三宝,玉司南佩、玉刚卯、即玉翁仲,通常作为传世玉器,“宜子孙”作为汉代翡翠中的铭文玉璧、圆雕玉辟邪等作品,均是祥瑞翡翠。

至唐宋时期,随着翡翠玉石的使用逐渐广泛,一些用翡翠雕制的吉祥图案初露端倪,玉雕童子与花鸟图案尤为突出,为此,玉雕的普及越来越广泛,雕刻工艺也逐渐成熟、精湛;辽、金、元时期各地出土的各种龟莲题材的玉雕制品将龟雕于莲叶上,到了明代后期,翡翠雕琢上均采用“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主题图案,清代,翡翠雕制品上的吉祥图案以佛像、仙人、植物、动物等形式表现,以及一些点缀着禄、寿福、吉祥、双喜等文字,清代时期的翡翠雕琢中,各种吉祥图案的大量出现、流行,为翡翠玉石的制作工艺奠定基础外的同时,在另一方面体现了古时人们希望用翡翠的图案来表达祝福、保佑他人、向往美好与追求幸福的心态。

缅甸玉手链的特点

经过传统手工工艺与现代化工艺加工制成翠玉手链,缅甸玉的饰品制作工艺至今千年历史,墨西哥、俄罗斯、日本、美国加州等地均产有硬玉,而翠玉质量与产量远不如缅甸,“缅甸翡翠”又可称为缅甸翠玉、翡翠玉、缅甸玉、翠玉、硬玉,如今,缅甸玉手链的制作加入了许多现代元素,手链通常于交叉、弧度、扭曲等为主要元素,经过人工精心挑选石料,采用手工拉丝抛光后,翠玉珠颜色均匀、质地细腻、轮廓清晰、线条流畅,在经过银链、黄金或者铂金手链串连而成,做成用于手腕的佩戴饰品,缅甸玉手链串制过程中还可以在其中加入另外一些元素,如貔貅、玉佛、平安扣、竹节、长命锁、以及各种吉祥物等,从古至今,玉乃驱邪三宝、吉祥之物,所谓“金银有价,玉渡有缘”,寓意吉祥如意、龙凤呈祥,象征纯洁、勇气、公正、和谐以及纯洁。

手链鉴别:

翠玉加工分为光身成品、雕花成品两大类;翠玉原石光身的加工对于石料的石质要求较高,不宜有裂纹,含有裂纹的翡翠一般用于大都用来做花件,通过雕刻手法可以掩盖裂纹,因此,翡翠光身成品与花件时,在同样质量的情况下,光身制品相对要贵过花件成品。

石表颜色:

翡翠玉石表颜色主要以后期风化作用有关,常见颜色有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

发光性:

浅色翡翠在长波紫外光中发出暗淡的白光荧光,短波紫外光下无反应;

地子色:

翠玉色泽俗称“底子”颜色,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呈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

绿类颜色:

指翠玉原石质色,这类颜色的特点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绿色;

根据亚洲宝石协会(GIG)2007年的翡翠研究报告:

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CAS:1344-00-9;

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相对密度:3.25——3.40,点测法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折射率:1.66,其他值均不是翡翠;

硬度:6.5—7;

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网状”;

颜色: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

矿物成分:翡翠以硬玉为主,次为霓石、角闪石、绿辉石、钠铬辉石、钠长石等翡翠花件;

结晶特点:翡翠为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石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玉器分级:

1、普通级:豆绿色、藕粉地、浅绿色、微透明、白色细腻;

2、商品级:绿色、油青地、微透明、间杂半透明的祖母绿色细脉和斑点翠;

3、特级:玻璃地(半透明、质地细腻)、艳绿色(祖母绿色)、苹果绿色、均匀无杂质、无裂纹。

手链选购:

颜色:从手链的翠玉看颜色是否纯正、浓艳、均匀,可用聚光手电筒观察,翠玉珠以颜色浓艳、纯正、均匀、杂质微小者为佳,如玉器呈翠绿色,较高的价位,其次为红色、紫色,绿色中又以鲜嫩、略带黄色调的秧苗绿为最佳,其次为宝石绿、江水绿、油绿,通常玉器中绿分布均匀者为佳品,以及银制、黄金或铂金链的加工、形状是否精制,每个接缝是否融合。

透明度:将玉器在强光下观察,呈透明度越高为越佳,翡翠是多晶体,为半透明或不透明,使光线可以自由透过,显得很晶莹。

结构:从翠玉中结晶微粒的粗细来观察,结晶体的形状及其结合的方式,业内称结构为“底”,又称“地”。

观察翠性和石花:翡翠中有其他矿物颗粒的闪光(即翠性),且有团块状白花,称石花,均约少“花”为越佳。

裂痕和黑斑:玉器中的裂痕有的是原矿中或加工造成的,无者为佳;黑斑是翡翠中各处的黑色斑点,越少越小为优。

加工工艺:玉器表面平滑、抛光好、形态正优为佳。

 
打赏
 
更多>同类特产

推荐图文
推荐特产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