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甘薯万薯58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16    评论:0    
核心提示:万薯58系重庆三峡农科所于1992年底到1993年初在海南岛,用从湖北秭归引进的“67-12”作母本,从南充农科所引进的“宁180”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的实生苗中选育而成。参加四川省甘薯早熟组(100天收获)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薯1488.6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1
    万薯58系重庆三峡农科所于1992年底到1993年初在海南岛,用从湖北秭归引进的“67-12”作母本,从南充农科所引进的“宁180”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的实生苗中选育而成。

    参加四川省甘薯早熟组(100天收获)区域试验,平均亩产鲜薯1488.6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12.3%,藤叶鲜产1829.4公斤/亩,增产0.4%,生物鲜产3298.6公斤/亩,增产5.7%,薯块烘干率25.89%,比“南薯88”低四点五个百分点,大中薯率79.52%,比“南薯88”高零点零二个百分点,熟食品质评分3.065,比“南薯88”低0.32。1998年参加全市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薯2750公斤,比对照“南薯88”增产17.6%,藤叶鲜产2316.7公斤/亩,增产22.22%。生产示范结果与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趋势基本一致。

    1998年11月2日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中心实验室的测试报告表明,该品种鲜薯维C含量为23.0MG/100G,可溶性总糖4.81%,比“南薯88”高零点七三个百分点,水分74.9%,与“南薯88”相同,茎叶粗蛋白含量为1.4%,粗纤维2.36%,分别比“南薯88”高零点三个百分点和零点参肆个百分点。

     该品种萌芽性好,长势较强,早熟丰产,耐贮性及抗黑斑病性均优于“南薯88”。该品种栽、收期弹性大,宣在大重庆市土壤肥力中等的沙、壤土地区作为饲、食兼用的品种,净作、套作均可。

     栽培技术及要点:重庆、四川于2月底至3月初采用露地盖膜方式育苗5月中旬至6月上旬栽插,9月至11月中下旬收获,亩栽4000-5000株,起垄裁植,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重施底肥,增施磷钾肥,亩施尿素8-1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配钾(或氯化钾)30-35公斤,早追肥,栽后一月内中耕、除草、培土,加强病虫防治,不提藤翻藤,不打尖。
 
 
标签: 红薯品种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