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白菜蛞蝓的田间防治

   日期:2013-08-07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82    评论:0    
核心提示:  2013年7月15日杨点子镇一农户拿了几棵白菜来咨询,自家的菜园子白菜叶子上面长了许多像蜗牛一样的软体虫子,即白菜蛞蝓又名鼻涕虫,以成体或幼体在植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保护

  2013年7月15日杨点子镇一农户拿了几棵白菜来咨询,自家的菜园子白菜叶子上面长了许多像蜗牛一样的软体虫子,即白菜蛞蝓又名鼻涕虫,以成体或幼体在植物根部湿土下越冬。5~7月在田间大量活动为害,入夏气温升高,活动减弱,秋季气候凉爽后又活动为害,保护地内发生为害时间更长。通常完成一个世代约250天,5~7月产卵。野蛞蝓怕光,强光照下2~3小时即死亡。因此,均夜间活动,从傍晚开始出动,晚上10~11时达到高峰,清晨之前又陆续潜入土中或隐蔽处。耐饥饿力强,在食物缺乏或不良条件下能不吃不动。阴暗潮湿时大发生,当气温11.5~18.5℃、土壤含水量为20%~30%时,对其生长发育最为有利。

  主要症状:野蛞蝓主要为害幼苗、幼嫩叶片和嫩茎,将幼嫩叶片食成孔洞或缺刻;咬断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同时排泄粪便、分泌黏液污染蔬菜。

  白菜蛞蝓的防治方法:

  (1)采用高畦栽培、地膜覆盖、破膜提苗等方法,以减少为害。

  (2)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创造不适于野蛞蝓发生和生存的条件。

  (3)清除田园、秋季耕翻破坏其栖息环境,用杂草、树叶等在棚室或菜地诱捕虫体。

  (4)每亩用生石灰5-7千克,在危害期撒施于沟边、地头或作物行间驱避虫体。

  (5)药剂防治6%蜗牛净颗粒剂配成含有效成分4%左右的豆饼粉或玉米粉毒饵,在傍晚撒于田间垄上诱杀;或用 8%灭蛭灵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千克撒于田间;或于清晨喷洒48%地蛆灵乳油1500倍液、48%乐斯本乳油或48%天达毒死蜱l500倍液。

  (6)人工捕捉。

  (7)将病害特别严重的植株和那层土壤一起沤制肥料或烧毁。

  (8)用草木灰往植株上撒,这样既可给植株施肥,也可将成虫及其卵给杀死,这应是杀灭蛞蝓的最好办法。

  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用农药喷洒蔬菜,农户切不可心急,最好要隔10天后在食用,否则会在蔬菜上留下太多农残,给人体带来伤害。

 
标签: 白菜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