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玉米  牛肉  政策  化肥  尼罗罗非鱼  小麦  政策法规  豆腐  棉花 

猪蛔虫病

   日期:2013-12-28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42    
核心提示:目录【猪蛔虫病】【流行特点】【临诊症状】【病理变化】【医疗措施】【防治】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蛔虫能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严峻的可引起死亡;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流行特点
猪蛔虫病

  猪蛔虫病是由猪蛔虫寄生于猪的小肠所引起的一种线虫病,主要危害3-6月龄的仔猪。蛔虫能使仔猪生长发育不良成为僵猪,严峻的可引起死亡;成年猪多半为带虫者。

流行特点


  寄生于猪小肠中的雌虫产出大量的虫卵。虫卵随粪便排出,在相宜的外界环境下,约经11-12天发育为含有感染性幼虫的卵。这种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中孵出幼虫,并进入肠壁的血管,随血液被带到肝脏,再继承沿腔静脉、右心室和肺动脉而移行到肺脏。幼虫由毛细血管进入肺泡,在此渡过一定时期的发育阶段,此后再沿气管上行,后随粘液进入会厌,经食道而至小肠。在小肠中发育为成虫。

临诊症状


  成虫寄生时表现消瘦、贫血、生长缓慢;蛔虫数量多时引起肠梗阻和肠穿孔,出现相应症状。有时蛔虫可进入胆管,造成胆道蛔虫病,引起共疸和腹痛症状。幼虫移行至肺时引起蛔虫性肺炎,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增快,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和精神沉郁。

病理变化


  幼虫移行时常引起肝组织出血、变性和坏死;有的见肠中有数量不等的蛔虫。

医疗措施


  治疗可用敌百虫(100毫克/千克,1次混料喂服)、左咪唑(8毫克/千克,1次混料喂服)、丙硫苯咪唑(10-20毫克/千克,1次混料喂服)、阿维菌素及伊维菌素(剂量同为0.3毫克/千克,1次皮下注射或口服)等药物。

防治


  应在仔猪2-25个月龄时全群驱虫一次,在规模化猪场应对公猪和母猪驱虫;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猪粪应常常清扫,并进行堆积发酵后利用。

 
标签: 猪蛔虫病
打赏
 
更多>同类农事词典

推荐图文
推荐农事词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