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玉米  牛肉  政策  化肥  尼罗罗非鱼  小麦  政策法规  豆腐  棉花 

羊黑疫症

   日期:2013-12-28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92    
核心提示:目录【羊黑疫症】羊黑疫症  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本病发生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智利、英国、美国、德国;亚洲也有此病存在。  病原和流行病学  诺维氏梭菌(Cl.novyi)和羊快疫、羊猝击、肠
羊黑疫症

  羊黑疫又名传染性坏死性肝炎,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毒血症。
  本病发生于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智利、英国、美国、德国;亚洲也有此病存在。
  病原和流行病学
  诺维氏梭菌(Cl.novyi)和羊快疫、羊猝击、肠毒血症的病原一样,同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本菌为革兰氏阳性大杆菌,严格厌氧,能形成芽胞,不产生荚膜。
  本菌分为A、B、C三型。A型菌能产生α、γ、ε、δ四种外毒素;B型菌产生ε、β、η、ζ、θ五种外毒素;C型菌不产生外毒素,此型菌与脊髓炎有关,但无病原学意义。
  本菌能使1岁以上的绵羊感染,以2~4岁的绵羊发生最多。发病羊多为营养佳良的肥胖羊只,山羊也可感染,牛偶可感染。实验动物中以豚鼠为最敏感,家兔、小鼠易感性较低。
  本病主要在春夏发生于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潮湿地区。
  症状与病变
  本病在临床上与羊快疫、肠毒血症等极其类似。病程十分急促,绝大多数情况是未见有病而突然发生死亡。少数病例病程稍长,可拖延1~2天,但没有超过3天的。病畜掉群,不食,呼吸困难,体温41.5度左右,呈昏睡俯卧,并保持在这种状态下毫无痛苦地突然死去。
  病羊尸体皮下静脉显著充血,其皮肤呈暗黑色外观(黑疫之名即由此而来)。胸部皮下组织经常水肿。浆膜腔有液体渗出,暴露于空气易于凝固,液体常呈黄色,但腹腔液略带血色。左心室心内膜下常出血。真胃幽门部和小肠充血和出血。
  肝脏充血肿胀,从表面可看到或摸到有一个到多个凝固性坏死灶,坏死灶的界限清晰,灰黄色,不整圆形,周围常为一鲜红色的充血带围绕,坏死灶直径可达2~3cm,切面成半圆形。羊黑疫肝脏的这种坏死变化是很特征的,具有很大的诊断意义。
  诊断
  在肝片吸虫流行的地区发现急死或昏睡状态下死亡的病羊,剖检见特殊的肝脏坏死变化,有助于诊断。必要时可作细菌学检查和毒素检查。毒素检查可用卵磷脂酶试验。此法检出率和特异性均较高。其法为用病死动物的腹水或坏死灶组织悬浮液的沉淀上清液或澄清的滤液,加入试管4支,每支0.5ml,再于第1~3管中分别加入A型诺维氏梭菌抗毒素血清、B型诺维氏梭菌抗毒素血清及魏氏梭菌6抗毒素血清0.25ml,第4管不加抗毒素血清而加同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混合均匀,置室温下作用30min,然后每管加入卵磷脂卵黄磷蛋白液0.25ml,混合后置温箱内1~2h,取出观察结果。若对照产生乳光层,即表示被检材料中含有卵磷脂酶,在第1~3管中此反应被何种细菌的抗毒素所抑制,即证明此卵磷脂酶为该种细菌所产生。
  卵磷脂卵黄磷蛋白液的制备方法是:打散鸡蛋黄一个,混于250ml生理盐水中,将此混合液以赛氏滤器过滤,无菌分装为小量,5℃冰箱保存备用。
  据报道,荧光抗体技术可用来检查诺维氏梭菌,但其结果应结合病史、病状和剖检变化作综合判断。
  羊黑疫、羊快疫、羊猝击、羊肠毒血症等梭菌性疾病由于病程短促,病状相似,在临床上不易互相区别,同时,这一类疾病在临床上与羊炭疽也有相似之处,因此,应注意类症区别。
  防制
  预防此病首先在于控制肝片吸虫的感染。特异性免疫可用黑疫、快疫二联苗或厌气菌七联干粉苗进行预防接种。
  发生本病时,应将羊群移牧于高燥地区。对病羊可用抗诺维氏梭菌血清(每毫升含7500IU)治疗。

 
标签: 羊黑疫症
打赏
 
更多>同类农事词典

推荐图文
推荐农事词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