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农业  玉米  牛肉  政策  化肥  尼罗罗非鱼  小麦  政策法规  豆腐  棉花 

吸浆虫

   日期:2013-12-28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83    
核心提示:目录【吸浆虫】【防治】吸浆虫  昆虫,成虫身体小,橘红、橙黄或姜黄色,略象蚊子,触角细长,形状象一串珠子,有一对翅膀。幼虫扁卵形,颜色与成虫相同,吸麦粒、糜子等农作物中的汁,是农业害虫。防治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
吸浆虫

  昆虫,成虫身体小,橘红、橙黄或姜黄色,略象蚊子,触角细长,形状象一串珠子,有一对翅膀。幼虫扁卵形,颜色与成虫相同,吸麦粒、糜子等农作物中的汁,是农业害虫。

防治


  吸浆虫是小麦上的毁灭性害虫。由于耕作栽培制度的变革,小麦品种更新及传统有机氯杀虫剂禁用等原因,吸浆虫生存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原有的防治技术已不能控制其危害,并且不适应当前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要求。所以,选用适当的药剂品种、剂型、施药方式,并确定防治适期、防治次数等是目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
  防治吸浆虫的最佳时期为蛹期和成虫期。小麦吸浆虫化蛹盛期,该虫大都位于地表且多为裸蛹,对杀虫剂敏感,用药防治效果较好。特别是撒施毒土后降雨,增加了药剂和吸浆虫接触的机会,使防效提高。吸浆虫成虫对杀虫剂比较敏感,易被杀死,应注意在产卵盛期前进行防治。防治吸浆虫的药剂,蛹期以50%的对硫磷乳油、50%的辛硫磷乳油、40%的甲基异柳磷乳油和6%的林丹 粉剂为好,成虫期以6%的林丹粉剂、55%的林丹胶悬剂、40%的氧化乐果乳油 和80%的敌敌畏乳油的缓释剂较好。吸浆虫的防治次数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蛹期防治效果较好,残虫量少,成虫期不必再进行防治;若蛹期漏治或防治效果较差的,成虫期需补治。
 

 
标签: 吸浆虫
打赏
 
更多>同类农事词典

推荐图文
推荐农事词典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