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国画历史悠久,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原始岩画和彩陶画,战国时期又有了画在丝织品上的帛画,就是在丝织品上进行绘画,也因此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
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撞击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了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和在文学作品中取材慢慢兴盛起来,山水画、花鸟画也在此时渐渐萌芽。
隋唐时期的社会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
五代时期的国画水平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和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加上后来文人画的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
元明清时期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画得到空前发展,文人画和风俗画成为了国画主流,涌现出很多热爱生活、崇尚艺术的伟大画家,创作出了名垂千古的传世名画。
明代绘画流派纷呈,各领风骚,山水花鸟题材的绘画非常流行,人物画衰微,水墨技法不断创新,进一步丰富了笔墨表现能力,而在创作宗旨方面,更强调抒写主观情趣,追求笔情墨韵。
19世纪末以后,引入了西方美术的表现形式与艺术观念,倡导将西方美术的写实及近代西方美术的创作观念与传统的中国画像融合,使传统的中国画焕发了新的生机,改革中国画成为了新的时代潮流。
岭南国画的特点
岭南国画是国画中的精粹,国画大师关山月就是岭南画派声名鼎寓的代表之一。国画中的人物画表现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山水画所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是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和谐相处。三者之合构成了宇宙的整体,相得益彰,这是由艺术升华的哲学思考,是艺术之为艺术的真谛所在。
构图方法:
【水平线构图法】
就是将所有形象在水平线上展开,这种方法给人以庄严的感觉,容易单调,但是也能给人平静开阔之感。
【倾斜构图法】
就是将主要形象置于一条斜线附近,使画面充满变化和动感。
【“s”线构图法】
这是传统构图法,与中国古代美术构图学中的“之”子构图法方向正好相反,具有强烈的动感特征,能创造出优美而富于变化的艺术效果。
【自由式构图法】
即中国画里运用的散点透视构图法,这种构图法自由灵活,丰富且有变化。注意在构图时要体现出疏密有致、大小错落和整体协调。
【叠层式构图法】
形象层层相叠而成,没有远近大小之分,在视野中无限展开,前景不挡后景,相互连接,贯穿其中,对比强烈。
书画形式:
【山水】画家把名山大川的特色先储于心,再形于手,所以不以肖形为佳,而以通意为主,一幅国画可以反映出绘画者的胸襟意象,不必斤斤计较于透视比例等显示的问题。
【动物】动物可以归到花鸟画,狮、虎、猫、犬可称为走兽,各种鱼类可称为游鱼,蝉、蝶、蜻蜓称为草虫,各种雀鸟称为翎毛。
【人物】可分为古今两类,古装人物或历代英士为一类,现代服装或模特写生为一类,由于人物要有表情动作,所以人物画的制作比较深奥。
【工笔】工笔画着重线条美,用细致的笔法进行制作,一丝不苟是工笔画的特色。
【写意】笔随意走 ,视为意笔,写意画不重视线条而重视意象,与工笔的精细背道而驰,写意画显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传统】中国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传统绘画是具有一套笔法、构图法 、皴法等固定的模式的国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