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水仙花介绍
水仙花江南处处皆有,唯漳州水仙鳞茎硕大,箭多花繁,色美香郁,素雅娟丽,故有“天下水仙数漳州”之美誉。 漳州水仙花属石蒜科室内观赏花卉,鳞茎肥硕,箭多花繁,色美香郁,又能雕刻成块多姿的造型,是驰名中外,蜚声全球的特产,与兰花并列为福建名花。水仙花产地在漳州圆山东南龙海市九湖镇蔡阪、洋坪、新塘、下巷、田中央、大小梅溪等地。
形态特征
水仙为须根系,由茎盘上长出,乳白色,肉质,圆柱形,无侧根,质脆弱,易折断,断后不能再生,表皮层由单层细胞组成,横断面长方形,皮层由薄壁细胞构成,椭圆形。为外起源,老根具气道。中国水仙的球茎为圆锥形或卵圆形。球茎外被黄褐色纸质薄膜,称球茎皮。内有肉质、白色、抱合状球茎片数层,各层间均具腋芽,中央部位具花芽,基部与球茎盘相连。
中国水仙的叶扁平带状,苍绿,叶面具霜粉,先端钝,叶脉平行。成熟叶长30-50厘米,宽1-5厘米。基部为乳白色的鞘状鳞片,无叶柄。栽培的中国水仙,一般每株有叶5-9片,最多可达11片。 花序轴由叶丛抽出,绿色,圆筒形,中空;外表具明显的凹凸棱形,表皮具蜡粉;长20-45厘米,直径2-3毫米。伞形花序;小花呈扇形着生于花序轴顶端,外有膜质佛焰苞包裹,一般小花3-7朵(最多可达16朵);花被基部合生,筒状,裂片6枚,开放时平展如盘,白色;副冠杯形鹅黄或鲜黄色(称金盏银台。尚有金盏金台——花瓣副冠均为黄色;银盏银台——花瓣副冠均为白色)。雄蕊6枚,雌蕊1枚,柱头3裂,子房下位。 为小蒴果。蒴果由子房发育而成,熟后由被部开裂。中国水仙为三倍体,不结种实。
主要价值
水仙花,更是奇妙的艺术珍品。漳州水仙艺人能运刀雕刻,临摹飞禽走兽、鱼虫蟹鳖、古玩雅品、自然美景,将之培养塑造成千姿百态、趣味盎然、神形兼备的各式水仙盆景。水仙盆景,一勺清水,几粒石子,构思合理,运刀巧妙,惟妙惟肖,恰如其分,“虽有人为,宛如天成”,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水仙文化,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和经济价值,人们誉之为“有生命的艺术珍品”。
节日假期,观摩水仙盆景,交流雕刻技艺,成为漳州人冬日休闲的高雅享受。那金鸡报晓、丹凤朝阳、孔雀开屏、玉壶生津、螃蟹戏水、鱼跃龙门、神龟献寿、篮外飞花、一枝独秀、碧螺春色等艺术作品,构筑出那雅、静、仙、名、佳、艳、清、殊、禅等意境,令人回味遐想。
世界上虽有六十多种水仙花,而漳州却因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加上政府推动而成了世界水仙花的主产地。水仙花在漳州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外延,形成了一项越发富有市场魅力新的朝阳产业,不断扩大国内外同类花卉市场的份额。水仙花,也成了漳州罐头、风油精、蜜饯等地产的知名商标。1984年和1997年,水仙花分别被定为漳州市花和福建省花,并当选为中国10大传统名花。漳州中国水仙花艺术节、海峡两岸(福建漳州)花卉博览会等各种花事盛会,水仙不是当家,就是主角。漳州“花果之城”的美名,水仙花的贡献不可谓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