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经常看到奶奶和姑姑拿着一把剪刀一叠纸剪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有喜字,有动物的图案,还有花卉的图案,简直生动极了,遗憾的是我只今天都没能学会这一技艺。说到剪纸,小编不得不说南京的剪纸了。那下面就听小编讲述一段剪纸的故事吧!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南京剪纸除门笺是刀刻的,多数用剪刀剪成。艺人们以剪代笔,不需底稿,手随心运,有如“一笔画”,连绵不断,一气呵成。造型以弧线为主,流畅优美,柔中见刚,作品具有韵律感、节奏感和浓厚的装饰趣味。
南京民间剪纸,据清代道光年间甘熙撰写的《白下锁言》等史料记载,明代初年已十分流行。民国初期始,近现代南京著名剪纸艺人武老太、马志宏、张吉根等先后来南京挂牌剪纸。夫子庙的“上海”和“皇后”花样花线店,鱼市街的“腾厚记”香烛纸马店等,都是当时南京较为著名的制作、销售剪刻纸的店铺。20世纪50年代后,先后成立了南京民间剪纸合作社和民间工艺厂,制作剪纸并出口外销。1987年南京市工艺美术总公司将当时主要的几位剪纸传人张方林、武志方、殷嘉才等调到该公司,成立了剪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