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川酒
甘肃介绍
甘肃省,古属雍州。因境内大部分在陇山(六盘山)以西,唐代曾在此设陇右道,简称陇,又名陇原;甘肃,则集甘州(今张掖)、肃州(今酒泉)首字而成,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简称甘。省会兰州,辖12个地级市、两个自治州。
战略要地。俨然如意,地控黄河上游,沟通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北纬32°31′~42°57′,东经92°13′~108°46′。东通陕西,南瞰巴蜀、青海,西达新疆,北扼内蒙古、宁夏;西北出蒙古国,辐射中亚。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4.72%。
今天小编要和大家介绍的是甘肃省陇南市的一个特产红川酒,说到红川酒他有一个很美好的传说。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传说中的红川酒吧!
红川酒传说
相传元朝中期,山西杏花村有一姓杨的商人做生意路过横川镇(今红川镇),发现这一带气候湿润,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林茂粮丰,水质优良,酒的生意比较红火。于是高兴地跑回故乡带来徒弟和伙计,采用当地珍珠龙泉井水,在原酿酒工艺的基础上,引进汾酒的酿造工艺,一举酿出了香气扑鼻的烧酒。当时地方官吏曾作为珍品上贡朝廷。从此,这位杨姓商人便在此地安居乐业,开办作坊,酿造烧酒,商号就是“春和涌”烧坊。
红川酒质量技术要求
一、原料
1.高粱:精选的糯红高粱,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的90%以上。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2.小麦:精选的优质小麦,粗蛋白含量介于9.9%至18.5%。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3.玉米:精选的优质玉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4.大米:精选的优质大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5.糯米:采用符合优质糯米标准的糯米。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6、大麦:采用优质大麦,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相关规定。
7.酿造用水:水源来自于产地范围内的井水,pH值6.5至7.0。水质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二、大曲
1.制曲工艺流程:小麦、大麦(2:1)检验→小麦、大麦润料→粉碎→拌料→踩曲→入房发酵30天→成品曲检测入库→存放4至6个月后使用。
2.成品大曲的感官指标:表面呈灰白色细丝且分布均称,皮薄,断面茬口齐整,有黄红心,菌丝分布均匀,繁殖生长旺盛,曲香味浓。
三、酿造工艺
1.窖池:用当地的红粘土筑成,窖龄全部在40年以上。
2.大曲:采用符合本质量技术要求规定的制曲工艺所生产的大曲。
3.发酵期:入池发酵≥75天,双轮底发酵≥150天。
4.窖泥培养:以原始老窖泥为基础,传统窖泥培养。
5.蒸粮发酵:采用采用续糟发酵,混蒸混烧,老六甑工艺,原料配比为高粱不少于50%,大米不超过20%,糯米、小麦、玉米分别不超过10%。
6.断花摘酒,掐头去尾,分段(头、中、尾)量质摘取,按质并坛。
7.基础原酒和调味原酒储存:基础原酒在陶坛中储存不少于一年,调味原酒在陶坛、酒海分别储存期不少于三年。
8.禁止性要求:生产过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发酵产生的呈香呈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