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农业技术首页 频道列表

玉米苗期虫害及防治

2013-12-30420

    1.1.玉米蛀茎夜蛾

    玉米蛀茎夜蛾[Helotropha leucostigmalavis (Butler)] 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玉米蛀茎夜蛾一年一代,幼虫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还可危害鹅冠草、稗草、等野生杂草。玉米蛀茎夜蛾在二十世纪70年代我省的长春、通化地区发生较重,近几年在全省各地每年零星发生,是玉米田的次要害虫,危害程度在经济损失阀值以下。

    1.1.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18-20mm,翅展30-40mm。前翅黄褐色至黑褐色,翅顶角有一椭圆形浅黄色斑,中部有一个黑褐色肾形斑,前缘有黑色狐形纹。卵:黄白色,扁圆形,长0.5mm。幼虫:黄灰色,体长26-40 mm,腹部各节毛片黑褐色,臀板黑褐色,后缘向上隆起,上面有5个向上的爪状突起,中央一 突起最大。蛹:红褐色,长17-23mm。

    1.1.2 发生规律及危害 玉米蛀茎夜蛾在我省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杂草上越冬。来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虫即在返青的杂草上取食,6月上旬转株至玉米上危害,初龄幼虫就开始危害,定苗前后的危害盛期。幼虫多从玉米幼苗茎的地下部分蛀入,蛀入后的幼虫向上取食,有时也从玉米根部蛀入危害,被害玉米幼苗枯心,极少数切断玉米幼茎。有转株危害习性。一般低洼地发生严重,幼虫危害期约一个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15厘米处化蛹,7月上旬为化蛹盛期,7-8月成虫羽化飞至田杂草上产卵,每头雌蛾可产卵200余粒,以卵越冬。成虫有趋光性,幼虫有相互残杀的习性,一般一株只一头幼虫。5月雨水协调、气侯湿润,利其发生。玉米田靠近草荒地或连作田危害重。

    1.1.3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清除田边杂草,减少越冬虫源。

    化学防治 用90%晶体敌百虫1000倍、80%敌敌畏乳油1000倍,灌根,每亩用药掖200千克。用92.5%敌百虫粉1千克,拌细土20千克,撒在玉米根周围。

    1.2. 玉米旋心虫

    玉米旋心虫[Apophylis flavovirens (Fairmaire)]俗称玉米蛀虫,属鞘翅目、叶甲科。主要分布东北、华北、华东、华南,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成虫也喜食某些杂草。玉米旋心虫20世纪50年代在我北方地区发现,近年来在我省四平、辽源发生危害呈上升趋势。

    1.2.1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5-6mm,全体密被黄色细毛。头黑褐色,复眼黑色。前胸黄色,宽大于长,中间和两测有凹陷,无测缘,胸节和鞘翅布满小刻点,鞘翅翠绿色,具光泽。足黄色。卵:椭圆形,初产时乳黄色,建渐变黄色至褐色,长约0.6mm。老熟幼虫体长8-10mm。头褐色,腹部姜黄色,前胸背板红褐色。中胸至腹部末端每节均有红褐色毛片,中、后胸两侧各有4个,腹部1~8节两侧各有5个。蛹:黄色裸蛹,长6mm。

    1.2.2 发生规律及危害 一年发生一代,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谷子。成虫白天活动,夜晚栖息在株间,一经触动有假死性,成虫多产卵在疏松的玉米田土表中,每头雌虫可产卵10余粒,成团,多者20~30粒。幼虫蛀入玉米苗基部危害,幼虫多潜伏在玉米根际附近,低龄幼虫自根茎处,从近地表处钻进茎内,向上危害,幼虫然后从蛀孔返回,钻入地下,蛀孔处褐色,幼虫在玉米苗期有转移多株危害,幼苗长至近30厘米左右,很少再转株危害,轻者叶片上出现排孔,花叶,重者萎蔫枯心、常造成花叶或形成枯心苗,重者分蘖较多,植株崎形,俗称“君子兰苗”,不能正常生成。老书熟幼虫于根际附近2cm-3cm深处作土室化蛹。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防治玉米地蚜虫的综合措施介绍
  防治方法如下:  (1)化学防治,用5%甲拌磷颗粒剂每667平方米200克,掺细砂或土1.5千克,每隔1垄撒药1垄,熏蒸杀死蚜虫;0.5%乐果粉剂667平方米喷撒1.5-2.0千克或50%乐果乳油1500倍液或50%抗蚜威粉剂667平方米8克,兑水50千克喷雾。  (2)保护利用天

0评论2013-10-1485

大豆、玉米要防虫
省植保总站近期对大豆、玉米的病虫害发生趋势进行了会商,并提出了防治技术意见。该站建议我省农户8月上旬需重点防治二代玉米螟和大豆蚜虫等病虫。一代玉米螟残留虫量大部分地区较偏轻发生的近年降低。我省夏玉米种植面积大,二代玉米螟将分散危害。并且夏玉米

0评论2013-10-147

病虫手册——玉米枝孢穗腐病
  症状特点:    果穗上散布具黑色至墨绿色污斑或条斑的病粒。附着在穗轴上的籽粒近脐部首先变色,然后上部出现污斑,但很少到达顶端。贮藏时发展为穗腐。  病 原:  Cladosporiumherbarum(Pers.)Link称多主枝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常形成子座。

0评论2013-10-1436

病虫手册——玉米空杆
  症状特点:    玉米通常都结1—2个穗,一般一个穗的居多,但在生产过程中,常出现空秆,影响产量提高。如在辽宁宽甸、阳岩、本溪、桓仁等地调查,空秆率12%—20%,667m2减产50kg,常见有先天不育型空秆和不稔穗型空秆。1994年北京郊区玉米空秆率高达

0评论2013-09-0477

春玉米蚜虫的防治
春玉米蚜虫,主要危害玉米、高梁、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虫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  具体防治措施如

0评论2013-09-0477

病虫手册——欧洲玉米螟
  学名Ostrinianubilalis(Hubner)属鳞翅目,螟蛾科。分布在欧洲、北美洲、西北非,我国优势种是亚洲玉米螟。欧洲玉米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宁夏、河北一带,这些省是欧洲玉米螟和亚洲玉米螟混生区,欧洲玉米螟的数量大于其他地区。新疆伊宁主要是欧洲玉米螟。

0评论2013-09-04101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截止5月20日,马关县大春的玉米栽种工作已结束,全县完成玉米种植面积290228亩,其中杂交玉米完成162040亩,现进入中耕管理阶段。玉米在拔节抽穗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最旺盛、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也是加强田间管理,获取高产的关键时期。在做好中

0评论2013-09-04104

玉米害虫玉米螟防治方法介绍
  (1)危害状况初孵幼虫群聚食心叶、嫩叶;稍大即蛀茎蛀果。  (2)形态特征成虫翅展25~35毫米,黄褐色,雌蛾体粗壮,前翅鲜黄。雄蛾瘦小,翅色较雌蛾略深,头、胸、前翅黄褐色,胸部背面浅黄褐色,前翅内横线暗褐色波纹状,内侧黄褐色,基部褐色,后翅

0评论2013-09-0415

玉米孕穗期的虫害防治
玉米在拔节孕穗期至抽穗阶段,常有玉米螟发生。玉米螟是钻蛀性害虫,幼虫由茎杆和叶鞘间蛀如茎部,取食髓部,影响养分输导,受害植株籽粒不饱满,甚至无籽粒。被蛀茎杆易被大风吹折,造成严重减产。玉米心叶被幼虫蛀穿后,展开的玉米叶片上出现一排排小孔。幼

0评论2013-08-2757

甜玉米栽培关键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一、栽培关键技术  (一)播种前准备1、晒种: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处于休眠状态,播种前晒种可以打破种子的休眠期,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晒种的时间应在上午8~10时,下午4~6时,连续晒两天。2、浸种:用清水浸泡12~24小时。春玉米浸24小时,夏天米浸1

0评论2013-08-2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