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玉米花粒期的管理技术

   日期:2009-07-17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74    评论:0    
核心提示:玉米花粒期(即抽雄至成熟),茎叶停止生长,进入以籽粒发育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此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及时浇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开花后20天内影响最
玉米花粒期(即抽雄至成熟),茎叶停止生长,进入以籽粒发育为中心的生殖生长期,此期管理的主要措施是: 
   
  1、及时浇水。玉米花粒期植株需水量较大,缺水则受精不良,叶片早衰,光合作用和养分运输能力下降,败育粒增加,粒重下降,尤以开花后20天内影响最大。故玉米在花粒期遇旱,应及时浇大水,保持田间持水量在80%左右;乳熟至蜡熟期保持在75%~70%。 
   
  2、防治害虫。玉米花粒期为害的害虫以蚜虫和玉米螟为主。防治蚜虫,可用40%乐果1000倍液喷雾,或用40%乐果150倍液在果穗以上节间涂茎;防治玉米螟,用50%敌敌畏800倍液灌注雌穗。 
   
  3、去雄授粉。隔行或隔株去雄,可减少养分消耗,改善群体光照条件,提高结实率,一般增产8%~12%;去雄时,地头、地边的植株不能去,而且不能带叶,否则会造成减产。 
   
  4、保叶护顶。据了解,不少地方到玉米蜡熟期有打叶削顶的习惯。其实,这是一种严重的减产措施,而且打叶愈多,减产愈严重;研究表明,玉米成熟时,每多保住一片绿叶,每亩可增产5~6千克。 
 
标签: 肥水管理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