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新麦18(原名:新麦9408)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99    评论:0    
核心提示: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正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
    特征特性:半冬性,中熟,成熟期比对照豫麦49号早1天。幼苗半直立,叶色正绿,分蘖力强。株高75厘米,株型略松散,穗层厚。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半角质-角质。平均亩穗数38万穗、穗粒数35粒、千粒重41克。抗倒力较强,抗寒性较好。接种抗病性鉴定:高抗条锈病,中抗秆锈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高感赤霉病和叶锈病。2003/2004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786/808克/升,蛋白质含量15.2/15.8%,湿面筋含量32.7/31.9%,沉降值41.1/42.3毫升,吸水率57.4/58.5%,面团稳定时间7.2/5.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286/346E.U,拉伸面积68/80平方厘米。

    产量表现:2002-2003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2.7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5.5%(极显著)。2003-2004年度续试,平均亩产558.3公斤,比高产对照豫麦49号增产3.2%(不显著),比优质对照藁麦8901增产9.86%(极显著)。2003-2004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03.9公斤,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7%,在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表现优异,平均亩产506.4公斤,比豫麦49号增产5.02%。

    栽培技术要点:适宜播期10月上中旬,在适播期内采取下限。适宜基本苗每亩12-15万株。加强肥水管理,拔节末期要追肥浇水,早浇灌浆水,灌浆后期少浇或不浇水,提高优质强筋品质。注意防治赤霉病和叶锈病。

    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小麦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在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及陕西关中地区高中产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标签: 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