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旱地小麦如何保墒

   日期:2013-06-03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83    评论:0    
核心提示:  一是镇压。可压碎较大的坷垃,减少土壤上层的大空隙,减少水分向大气散失,还可接通下面的部分毛细管,有利于下层水分升到耕作层。耙、耱,可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二是中耕。可切断通向地表的毛细管,减少耕作层及其下层的水分散

  一是镇压。可压碎较大的坷垃,减少土壤上层的大空隙,减少水分向大气散失,还可接通下面的部分毛细管,有利于下层水分升到耕作层。耙、耱,可破坏土壤表层的毛细管,从而减少水分散失。

  二是中耕。可切断通向地表的毛细管,减少耕作层及其下层的水分散失,根据不同的墒情和干土层进行不同深度的中耕可有效控制土壤水分,所以有“锄头有水又有火”之说。另外,进行地膜或秸秆覆盖,以及施用土壤增温剂都可减少土壤水分的散失。

 
标签: 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