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苋菜黑斑病的防治措施

   日期:2010-06-21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65    评论:0    
核心提示:病原菌学名Alternariaamaranthi(PK.)Venkat寄主作物苋菜。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5-10毫米,淡褐色或灰褐色。有时病斑可见不太明显的隐约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生有淡黑色霉状
病原菌学名Alternariaamaranthi(PK.)Venkat

寄主作物苋菜。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时产生水浸状褐色小斑点,扩展后病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5-10毫米,淡褐色或灰褐色。有时病斑可见不太明显的隐约轮纹,湿度大时病斑两面均生有淡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病斑相连成片,致使叶片局部或整叶干枯。

致病菌为苋黑斑链孢霉。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7根束生,褐色,顶端色淡,不分枝或偶有分枝,多数正直,或有时具膝状曲屈,有2-6个隔膜。分生孢子单生,倒棒形,褐色,嘴喙稍长,色淡而近无色。孢身具3-9个横隔膜,0-5个纵隔膜,隔膜处有缢缩。嘴喙由孢身逐渐变细,有0-2个横隔膜。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侵染而发病。田间病株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萌发产生芽管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反复进行再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时,病菌十几个小时即可完成侵入,经5-7天潜育期而发病,病害在田间扩展蔓延很快。病菌10-33℃均可发育,发育最适温度18-23℃,要求85%以上相对湿度。因此,高湿、多雨、气温温和时,易于发病。

防治措施(1)整平土地,密度适宜,及时间苗,适时采收。(2)施足有机肥,及时追肥。重施速效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科学灌水,注意雨后排水。(3)发病重地,与非寄主作物进行2年以上轮作。(4)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收获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并深翻土壤。(5)药剂防治,应在发病初期及时喷布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灭菌丹可湿性粉剂400倍液、4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利得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标签: 苋菜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