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晚稻细菌性条斑病防治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82    评论:0    
核心提示:细菌性条斑病近年来在广东有蔓延趋势。该病苗期始发,幼穗分化期盛发。台风雨频繁、稻田受淹或偏施过施氮肥是病害发生的环境诱因。病株叶片表面病斑初时呈半透明浸润状短条或长条斑,后变黄褐色,病斑上有珠状细菌溢,菌溢干枯后不易脱落。  秧田防治,于秧
细菌性条斑病近年来在广东有蔓延趋势。该病苗期始发,幼穗分化期盛发。台风雨频繁、稻田受淹或偏施过施氮肥是病害发生的环境诱因。病株叶片表面病斑初时呈半透明浸润状短条或长条斑,后变黄褐色,病斑上有珠状细菌溢,菌溢干枯后不易脱落。

  秧田防治,于秧苗三叶期及移栽前各施药1次,并要杜绝秧田受淹。

  大田防治,发病初期喷药2~3次,每隔7天喷1次。每亩可用25%叶青双70~100克,或BC灭菌丹50~75毫升,或50%消菌灵30~4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防治。 
 
 
标签: 晚稻种植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