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杂交晚稻栽培技术要点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80    评论:0    
核心提示:为夺取丰收,在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要重点围绕“稀播短龄、稀植浅插、浅灌控肥、治螟防曲”搞好因种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一、稀播短龄  掌握每亩用种量为2斤,秧田面积为0.1亩,移栽秧龄20―25天,适宜播期为5月底至7月上旬。  二、稀植浅插 
    为夺取丰收,在采用常规栽培技术的基础上,要重点围绕“稀播短龄、稀植浅插、浅灌控肥、治螟防曲”搞好因种栽培,具体技术如下: 

  一、稀播短龄

  掌握每亩用种量为2斤,秧田面积为0.1亩,移栽秧龄20―25天,适宜播期为5月底至7月上旬。 

  二、稀植浅插


  要求每亩栽1.3―1.6万丛,即密度6寸×7寸左右,连作稻稍增,最好采用宽行窄株,东西行向插种,插种时尽可能浅且立苗,每丛插1株。

  三、浅灌控肥

  移栽15天内,轻搁田二次,即每星期一次,最好白天浅灌,夜排水露土。每亩氮肥用量要控制,一般追肥尿素控制在每亩25公斤以内,移栽15天内,分二次施下。

  四、治螟防曲

  在分蘖期、孕穗期要注意各类螟虫即蛀心虫的防治,可根据病虫情报采用对口农药稻康或三唑磷进行防治。在抽穗前7天喷施井岗霉素或保穗宁预防结实期的稻曲病。
 
 
 
 
标签: 晚稻种植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