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晚稻收割前注意防飞虱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43    评论:0    
核心提示: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由于近期平均气温偏高,七(5)代稻飞虱在部分县迟熟单晚和双晚田偏重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约500万亩。虽然稻飞虱防控目前已进入扫尾期,但此时稻飞虱在不同稻区、不同田块间发生量差异较大。据省农委5个督察组调查,迟
    记者从省植保总站了解到,由于近期平均气温偏高,七(5)代稻飞虱在部分县迟熟单晚和双晚田偏重发生,局部田块大发生,全省发生面积约500万亩。

    虽然稻飞虱防控目前已进入扫尾期,但此时稻飞虱在不同稻区、不同田块间发生量差异较大。据省农委5个督察组调查,迟熟单晚和双晚约有10%左右的田块稻飞虱虫量百丛超过3000头。我省贵池、东至、枞阳、望江、怀宁、桐城、舒城、宣州、南陵、繁昌、庐江、无为、凤阳、怀远等14个迟熟单季稻和双晚种植面积较大的县(市、区)为七(5)代稻飞虱防控重点区域。

    省植保总站要求各地根据水道不同生育期制定稻飞虱防治指标,单季稻处于灌浆至乳熟期的百丛虫量为2000头,处于黄熟期且在15天内不能收获的为3000头。双晚杂交稻百丛虫量为3000头,双晚粳稻为2000头。

    在具体防治上,对于20天以内收割的单季稻和双晚杂交稻,每亩选用40%毒死蜱(乐斯本)120毫升,对水60千克对准稻株基部均匀喷雾。对于迟熟单季晚粳和双季晚粳,每亩选用40%毒死蜱100毫升加25%呲蚜酮16克或25%噻嗪酮80克,对水60千克对准稻株基部均匀喷雾。无水田块要加大水量喷雾。     

 
标签: 晚稻种植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