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山药褐斑病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52    评论:0    
核心提示:〔病原菌学名〕PhyllostictadioscoreaeCooke.  〔寄主作物〕山药。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大小不等,近圆形,多角形至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后期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小黑点。致病菌为薯芋叶点霉。病菌分生孢子器小,近球
〔病原菌学名〕Phyllosticta dioscoreae Cooke. 

  〔寄主作物〕山药。 

  〔病害诊断〕主要为害叶片。叶片上病斑大小不等,近圆形,多角形至不规则形,边缘褐色,中央灰褐色至灰白色,后期病斑表面出现许多小黑点。 致病菌为薯芋叶点霉。病菌分生孢子器小,近球形,黑褐色,内充满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卵圆形。 

  〔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越冬。翌年越冬菌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反复再侵染,温湿度条件适宜,分生孢子迅速发芽,由伤口和直接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5~7天。 病菌喜温、湿条件,温暖多湿有利于发病,特别是风雨频繁病害加重。偏施氮肥,植株郁蔽,徒长发病重。 

  〔防治措施〕 (1)选地势较高,通风良好地块种植。因地制宜设计垄(畦)向,注意密度不要过大,避免株行间郁蔽。 (2)做好肥水管理,防止植株早衰。 (3)阴雨天注意清沟排渍。 (4)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并深翻土壤。 (5)发病初期及时喷布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标签: 山药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