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马铃薯晚疫病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58    评论:0    
核心提示:主要症状: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受害叶初在叶尖或叶缘处生水渍状暗绿色或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病健交界处不明显,少数叶片交界明显,叶背病斑边缘生一圈白色霉层,严重时病叶萎蔫变褐枯死,甚至整株叶片枯焦。受害茎上生有长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条
主要症状: 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受害叶初在叶尖或叶缘处生水渍状暗绿色或褐色斑点,潮湿时病斑迅速扩展。病健交界处不明显,少数叶片交界明显,叶背病斑边缘生一圈白色霉层,严重时病叶萎蔫变褐枯死,甚至整株叶片枯焦。受害茎上生有长短不一稍凹陷的褐色条斑。

  发病原因:带病种薯是病害的主要初侵染来源,播种后,菌丝体随薯块发芽而侵染幼芽,形成发病中心,病菌借气流和雨水传播,从气孔或伤口侵入,并多次再侵染。适温(18℃―22℃)、高湿(相对湿度95%以上)持续时间长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郑薯4号、克新1号、抗疫l号、胜利1号等。 

  (2)选用无病种薯,种薯用40℃―50℃温水预浸1分钟,再放入60℃温水中浸15分钟。

  (3)加强管理,适期早播,选择地势高、肥沃、疏松的沙壤地种植;施足有机底肥。

  (4)药剂防治:拔除中心病株后及时喷药,可选用90%乙磷铝800倍液加高锰酸钾1000倍液,或64%杀毒矾600倍液,或50%克霜灵500倍液喷雾,每6―8天喷1次,连续喷2-3次。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