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大豆空秕粒的原因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西农人    浏览:61    评论:0    
核心提示:1.品种的差异。以中晚熟品种发生较重,早中熟品种发生较轻。  2.生育期间的旱、涝灾害是造成高秕率的关键因素。大豆花荚期降雨量以180毫米为最佳。在大豆花荚期,涝害比干旱危害更大,尤其是内涝灾害,空秕率、倒伏率均高。另外,如果播种期干旱,就推迟播种
1.品种的差异。以中晚熟品种发生较重,早中熟品种发生较轻。 

  2.生育期间的旱、涝灾害是造成高秕率的关键因素。大豆花荚期降雨量以180毫米为最佳。在大豆花荚期,涝害比干旱危害更大,尤其是内涝灾害,空秕率、倒伏率均高。另外,如果播种期干旱,就推迟播种,使出苗期延后,减少大豆生育期间能量的积累,也会造成大豆空秕粒。而后期如遇低温,影响大豆灌浆速度,同样会造成较高的空秕率。 

  3.土壤缺硼和钼是形成高空秕率的另一主要原因。硼和钼是大豆发育必需的微量元素,与荚果形成关系密切。如土壤耕作层硼和钼的含量低,种植大豆时不追肥,势必增加大豆的空秕率。特别是重茬种植大豆,单株空秕率逐年增加。目前还存在施肥深度浅,种肥同床、同位,肥料利用率低等现象,影响大豆产量的提高。 
 
标签: 大豆种植技术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