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古建资讯  世界自然文化遗产 

大豆立枯病发生与防治

   日期:2008-12-29     来源:西农网    作者:老乡    浏览:47    评论:0    
核心提示: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  田间发病症状 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 

  田间发病症状 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发病条件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

  发病初期开始喷洒下列药剂 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200倍液;70%乙磷?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并做到喷匀喷足。
 
 
 
 
标签: 大豆病害防治
打赏
 
更多>同类农业技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技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3551号-13